标王 热搜: 小提琴  吉他  笛头  双簧管  电钢琴    长笛  钢琴  古筝  乐器展 
 
首页横幅商城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乐器考级资讯 » 正文

艺术考级升学敲门砖 学艺路咋说断就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上海乐器网  作者:慧聪网  浏览次数:152

     2007年7月31日,一名考生正在参加小提琴考级。当日,宁夏暑期音乐考级拉开帷幕,5000多人报名参加此次考级。据宁夏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吉千介绍,近年来,很多家长急功近利,把获奖、成名、择校资本作为孩子学习艺术、考级的主要目的,使考级成为一种非理性的选择。为正确体现艺术学习、考级的育人导向,2007年6月1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的意见》,再次声明“各类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的等级不得作为学生升学、奖励的依据”。 
     每到假期,各艺术项目业余考级的门前都会排着长长的队伍,每年小升初的“战场”上,众多的家长带着孩子奔波在各重点中学特长生测试考场之间。考级考到头了,升学任务完成了,我们的艺术教育还要继续吗?孩子们是否也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因为有不少孩子是在家长的“威逼利诱”之下学习艺术特长的,任务完成后乐器连碰都不想碰了,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升学后学习压力增大,在权衡利弊之后,既然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只能艺术给文化让路了,毕竟高考是第一位的。
     难道学习艺术仅仅是作为升学的敲门砖吗?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呢? 
     家教困惑:多年的辛苦学艺路说断就断了 
     范永忠的儿子今年上初一,在一所市重点中学初中部实验班。上周五一回家,他就狠狠地把竹笛甩到自己的床上,向父母发誓从此再也不吹笛子。原因很简单:从幼儿园吹到现在,感到非常厌倦了。 
     提起儿子当年学吹笛子,范永忠说当时的目的比较功利:家附近有一所知名小学有乐队,需要竹笛特长生。于是,他带着还在上幼儿园大班的儿子,在朋友的介绍下拜师学吹笛子。经过六年的勤学苦练,儿子不仅轻松通过了业余十级的考试,还凭借这项特长顺利升入心仪的重点小学和初中。 
    “我一点也不喜欢吹笛子,但我又觉得不练对不起父母的辛苦。”范永忠的儿子说,“我知道我不是吹笛子的料,其实父母也知道,因为他们都五音不全。但是,我知道父母是想让我找一条上好学校的捷径。但事实证明,这不是捷径,而是痛苦的抉择。上小学的时候只能听父母的,现在我觉得自己长大了,自己的事情该自己做主了。” 
     三把小提琴放在客厅的书柜上,落满了灰尘。对家里这样的场景,初三女生孙晓婷很尴尬地说,“小提琴已经放在那里一年多没有摸过了,小提琴的技艺估计连四级水平都达不到了,我也从不在同学跟前提起自己曾练过小提琴,而且还通过了业余9级的考试。” 
     曾经带着孩子在求艺道路上奔波的家长对此很是无奈,看到孩子如此荒废了艺术,都感到非常痛惜。这么多年,孩子学习艺术不光吃了很多苦,而且学费支出、置办乐器也是一笔巨大的投入。可是,曾经让家长们引以为豪的艺术特长,现在的乐器都成了家中多余的摆设。 
     中央音乐学院一位知名教授告诉记者,许多琴童过了八级甚至十级,考上中学后就将琴放在盒子里再也不拿出来。“十级真的不能说明一个人的弹奏水平有多高,而且现在一些音乐老师也实行应试教育,就练要考的那几首曲子,这对孩子的音乐素质有时是一种伤害。”这位教授说,“吹拉弹唱是一种技艺,一年不练,六级都考不过,一直都不练,就等于白学了。” 
     但许多家长正在面临这样的困惑:在升高中、考大学更看重文化课成绩的“大考”面前,孩子们的“吹拉弹唱”、“跑跳投掷”等特长还要不要保持下去?
学业负担越来越重,孩子会不会因发展特长而影响学业?影响了学业耽误了上好学校怎么办?但要说一下子不让孩子练了,已经练了6年乃至8年的艺术特长突然就放弃了又觉得可惜,万一孩子将来能成个“艺术家”而现在没有坚持岂不是太可惜了?

更多:

 
关键词: 艺术,考级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条款 | 积分规则和购买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2040803号-7

360图标 征信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