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初,中、日、韩书画百位名家作品展在三门峡市举行,淮北市书法家刘志安创作的高3.5米、宽1.5米的草书《春江花月夜》,以其书法酣畅老到的运笔及磅礴的气势令参展画家和专家们叹为观止。《春江花月夜》也在此书画展中获得最高荣誉奖。
今年43岁的刘志安在淮北市有着“怪才”之称,他不仅书画作品在国内大赛中屡屡获奖,而且喜篆刻、爱二胡、长笛,更是对有“远古遗音”之称的“埙”情有独钟。这位以“埙道人”自称的“布衣”书法家,对“埙”这种古老乐器的热爱便让笔者慕名已久。
18日上午,寻着一曲幽深、哀婉、古雅、空灵的“梅花三弄”,在三堤口附近一栋普通的家属院四楼,笔者见到了率性纯真的爱“埙”人刘志安。古瓷器、书法、山水作品、篆刻的石印布满着刘志安10平方米左右的工作室,而最吸引人的是一排木制架上摆放的各种材质的“埙”。“这里大部分是我自己做的埙,也有部分是朋友从外地为我带回来的。这个紫砂埙就是我刚刚做好的!”刘志安兴致勃勃地举着一个浑圆精美的“埙”告诉笔者。大约是看到笔者眼中的惊讶,刘志安笑了:“我做‘埙’已经快20年啦!刚才吹奏的那曲‘梅花三弄’就是出自它的‘心声’。”
他热情地向笔者介绍,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的民族乐坛上发现一种在中国已存留了漫漫7000年、近百年几乎成为绝响的 “新乐器”。它的声音醇厚如浓酒飘香,纯洁如天籁之音,听后莫不让人心旌摇曳,陷入全新的、忘我的境界―――这就是“埙”。在一次和外地书画家们的交流中,刘志安第一次接触到了“埙”。“ 掀开它神秘的面纱,听到那种旷古的空灵之声,更感到它的广大、高贵与典雅。”刘志安向笔者描述着当时的震撼,“我就决定去亲手探寻它的神韵,它的历史,它的品格,它的质地……我感觉这是一种责任,决不能再让它默默不语,不能让它那美好的声音遗留在远古。”
1989年春,在仔细查询了有关“埙”的资料后,心灵手巧的刘志安开始尝试自己制作“埙”。采泥、配料、到窑厂亲自烧制,经过了上百次的实验,执着摸索了3个月后,他终于用自己制作的“埙”吹奏出了第一个音符。“天天一身泥终于有了成果,那种喜悦与快乐无以言表,老婆却责怪我是疯子!”说到这里,刘志安开心地笑了,笑容里掩饰了当初太多制“埙”的艰难。
“‘埙’就如一位隐士,沉默、却包容万象,有着博大的胸怀。”这些年来,刘志安不仅制作了1000多只形态迥异、音色厚重轻灵兼有的泥制埙、陶制埙、紫砂埙送给朋友和各地书法界好友,还为自己封了一个“埙道人”的雅号,并刻成印章每次都在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上郑重留下。刘志安还向笔者介绍,在埙的制造上,近年来发展的很快,从六孔埙已发展到今天的九孔,十孔,十二孔埙,从形式上、制作工艺上,也发展出各种形状的埙,如“握式埙”为解决高音难吹的问题,又出现了“葫芦埙”和“陶笛埙”在埙的演奏曲目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除了古曲中的精品《阳关三叠》、《行云流水》等曲目外,现在又出现了一些热情奔放的、诙谐幽默的欢乐乐章,赋予了“埙”更多的内涵。
“有朋友戏称我,‘画不如字,字不如诗,诗不如文,文不如人。’我却说,‘人不如埙’。”“埙道人”刘志安感慨地说,“对埙的坚守,也来自一帮‘高质量’的朋友的鼓励和欣赏,是他们用实际行动在共同爱护着这件人类精神财富中的瑰宝,让古朴的‘埙’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