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小提琴  吉他  笛头  双簧管  电钢琴    长笛  钢琴  古筝  乐器展 
 
首页横幅商城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吹奏乐器资讯 » 巴乌资讯 » 正文

他与葫芦丝巴乌的一世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上海乐器网  作者:www.cn010w.com  浏览次数:318

      杨声,民族乐器创制改革家,中国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顾问。他为研制和改革我省独特的民族乐器葫芦丝、巴乌倾注毕生心血。繁荣民族音乐文化、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是建设文化大省的一项内容。为此,我们刊登此文,以传承、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眼前的杨声,很平常,不似想象中从事音乐的人,他却是中国民族乐器葫芦丝的创制人之一。如今,葫芦丝已成了家喻户晓的乐器,同时还成为了一种旅游产品,生产葫芦丝、巴乌的企业和个人作坊,不计其数,葫芦丝的单件产量已跃居世界乐器单件产量之首。谈到这些,杨声说:“我心足矣。只遗憾与我一起研制葫芦丝的张祖豫老师已离我们而去,他要是知道葫芦丝今天的发展,他的在天之灵也会得到安慰的。”   
      1989年,在中国首届乐器博览会上,杨声带去参展的葫芦丝、巴乌、古陶埙、弓笛被列为国家乐器珍品。除这4种乐器外,包括洞巴、俄比、波搏、二胡、琵琶在内的所有乐器在博览会上被人们抢购一空。中央电视台播出了采访杨声的新闻,轻工部领导、中国音乐学院曹正教授、中国音乐研究所研究员王湘、中国乐器协会理事长张连庸都分别看望杨声,并对杨声所作的一切给予了高度评价。同年,云南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品开发公司与四川广播大学共同拍摄电影、电视音乐片《神州音韵》,介绍弓笛、古陶埙、葫芦丝、巴乌、古琴。中唱成都音像公司根据《神州音韵》中的部分乐曲改编出版发行了磁带《中国竹乐》,此磁带成为当年中国十大畅销带第3名。2000年,杨声与云南音像公司合作出版发行了由中国国家教委艺委会主任、中国音协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名誉院长赵h题写的《真传葫芦丝巴乌跟我学》教学片,在中国乐器博览会上,创造两天销售800多盘的业绩。   
      上世纪70年代,杨声经过无数次的研制,用铜片作簧制作出了第一支必郎叨,并给它取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名字――葫芦丝   
      1969年2月9日,杨声下乡到德宏州盈江县插队。他被安排到新城区委当秘书,后又分到县委秘书组。由于工作需要,他跑遍了大盈江的村村寨寨。第一次,在风景迷人的崩龙(德昂族)寨听到了必郎叨(即葫芦丝)的美妙音色,对从童年起就醉心音乐的杨声来说,那种令人神往的声音把他深深地震撼了。   
      然而,下乡不到一个月,杨声的父亲在那个特殊年代被迫害致死,父亲单位一直隐瞒真情,等后来杨声得知后才赶回昆明处理后事。父亲的死,对杨声打击很大。当他重回盈江时,生了一场大病,神经衰弱综合症。他说:“有20天不能合一下眼,吃安眠药利眠灵27颗都无法入睡,我当时想到了去死……”后来,他舅外公万国祥亲自到盈江劝阻他:“还年轻,路还长,要为事业而活。”这时,他想到了令他魂牵梦萦的葫芦丝,还有许多爱他的人,他终于没有抛弃自己的生命,发誓要在音乐上做出一番成就来。   
      大病过后,记忆力受到极大伤害,他无法记起是在哪个寨子见到必郎叨的。他多方打听,听说在拉丙寨有一个傣族青年叫线老二,喜欢音乐,会弹牛角琴、拉傣族弦子。他亲自找到了他,向他打听哪儿能买到必郎叨,他说在芒市电影院买的,5毛钱一个。杨声急忙跑到芒市电影院,好不容易了解到:在知青刚下乡时曾经有一个老头来卖,8角到5角一支,现在已经半年没有来了……杨声失望地回到寨子,他只好向线老二借他的必郎叨,钱老二说给他了,但已吹不出声来。原始的必郎叨,簧片由一种特殊的树叶制成,线老二也不知道哪儿才有这种树。于是,杨声到虹山乡崩龙寨去世询问,也没有人知道……杨声决心自己来改制。那时,他在盈江新城区糖厂上班,白天工作,晚上就开始研究如何让必郎叨恢复它的声音。经过半年时间,他终于制出了用金竹皮做簧片,将那个已坏的必郎叨鼓捣得能吹了,但音色却不是他想象的那种声音……。   
      1971年,杨声又大病一场,在旧城医院检查时,高烧41.3度,眼睛已无法看清字,说话都吃力,医生诊断为伤寒病和恶性疟疾。医院的杨院长非常同情他的境遇,想尽办法为他治病。他无钱交住院费,杨院长叫妻子拿钱帮他交,还把他接到家中住,一日多餐,吃有营养的流质食物。杨院长对他说:“你的病在这里很难恢复,你应该回昆明去静养,否则就无法挽回了。”   
      杨声只好带着对大盈江乡亲的歉意回到了昆明。因为没有工作,他过着早上不知晚上睡哪里、东家吃一顿西家混一餐的生活。后来,他去挑扁担,跟赵天雄师傅学木匠活,这样过了一年多。1973年,他开始与人合作办起了长春建筑修缮队,到中小学、幼儿园去修乐器。1974年底,在积累了一定资金后,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要圆自己的乐器梦,于是,办起了昆明市长春文体用品厂,真正走上研制乐器的生涯。   
      通过云南省歌舞团管乐器的朱老师介绍,杨声认识了专业音乐工作者、演奏家,乐器改革者张祖豫老师。他请张祖豫到他的厂里一起研制乐器。张祖豫腿有病,从他的家省歌舞团到杨声的工厂大绿水河并不远,但张祖豫常常要走一两个小时才能到。那时张祖豫每月的工资不到40元,但每次来他都要请杨声吃饭,令杨声很感动。        
      经过5年的研究,杨声用铜片作簧制作出了第一支必郎叨,音色接近原始的必郎叨声音,为了调准每个音符,杨声3天3夜茶饭不思,没有合眼,反复吹奏和调试……终于成功了。杨声想到了丝竹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是用来代表音乐和乐器的,必郎叨的形状像葫芦,再在葫芦上加上一个丝字,葫芦丝听起来就充满音乐的想象力。杨声说:“那时,我决定今后的事业就是要将葫芦丝推广到全国各地,希望‘凡是太阳照得到的地方,都有葫芦丝的声音’。”   
      第二代、第三代的葫芦丝诞生了,巴乌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听着这些心血之作发出的声音,杨声陶醉了,所有的辛苦全忘掉1976年,杨声与妻子薛玉明认识并结婚,妻子是建水人,他经常去建水、元阳一带跑,了解到那里有一种民间乐器叫草把乌,这种乐器在元阳哈尼族中流传甚广,并且建水花灯团团长史工在1956年的电影《芦笙恋歌》里就演奏过。两年后,张祖豫请昆明乐器厂的邵云鹏师傅带史工找到杨声,想与杨声一起合作生产把乌。杨声也有此想法。杨声向上海民族乐器厂原厂长常敦民了解到,其实,上海乐器厂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就生产有竹管把乌。这次,张祖豫在上海治病期间就向上海乐器厂的师傅学习制作把乌的方法。杨声对制作把乌有自己的考虑,他对张祖豫说:“张老师,我们生产把乌,就要有自己民族的特点,不能照般上海的,我要将竹管把乌改成木管的,并重新起一个名字,叫巴乌。”张祖豫很赞成杨声的观点。于是,他们开始制作生产巴乌。在他们研制后,巴乌的各种调有了规格尺寸,从C、D、E、F、G、A调,以及升降调。   
      到1979年,木管巴乌已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新华社记者采访了杨声,《人民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报道了这个新闻。   
      在此喜讯鼓舞下,杨声他们决定对葫芦丝进行革新。杨声最初制作的葫芦丝是单管,是依照原始必郎叨的模样,没有后面按孔“6”音,因此,葫芦丝音准不好。杨声和张祖豫便没日没夜地研制,常常是从早上8点一直干到晚上11点,后来,张祖豫在副管上加上了低音“6”,杨声把单管葫芦丝加成双管。经过3个月调试,杨声又发现了问题,他对张祖豫说:“根据我所学的美学原理,对称是一种美,我要在葫芦丝上再加上第二根副管。”张祖豫说:“你想得太好了,我刚想把付管‘6’音改成了‘3’,现在不用了,可以在第二根副管上加上‘3’了。”经他们改进的葫芦丝有了规范的规格尺寸为A、Bb、C、D、Eb、F、G。这就是被称为第二代的葫芦丝。   
      1980年,张祖豫借调到上海音乐学院授课,他们的合作暂告一段落。   
      第三代葫芦丝的产生,缘于杨声不断探索的成果。在实际运用中,杨声发现,低音葫芦丝G调、F调的音色与巴乌的G调和F调差不多,听起来像一个声音。杨声想:葫芦丝和巴乌就像男人和女人,是两种不同的类型,声音怎么能相同呢?那么,男人和女人的声音为什么又不一样呢?他请教一些医生,省第一人民医院的沈华杰医生告诉他:“男人的声带长,女人的声带短,发音自然不同。”杨声受到了启发,能不能在现在的基础改进后让声音更好听呢?于是,他在低音葫芦丝的管径、簧片上作了调整,比如F调的巴乌管径为1.8cm~1.85cm,簧片长为1.8cm~18.5cm,而把F调的葫芦丝的管径定为1.5cm~1.55cm,簧片尺寸为1.5cm。这样,低音葫芦丝与同调音高的巴乌就发出了不同风格的声音,听着它们各自独特的声音,杨声常常为自己的创意而喝彩,所有的辛苦全忘了。   
      杨声说,研制葫芦丝的目的就是为了推广,天下的事希望天下的人共同做杨声为葫芦丝和巴乌倾注了大半生心血,但却从不因为自己是最先而不让别人参与。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杨声认识了一个从梁河县糖厂借调到省歌舞团做葫芦丝的哏德全师傅,哏德全的葫芦丝做得很有特点,任务完成后要准备回去了。但是,哏德全从当地带了一些葫芦丝来卖,不好

更多: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条款 | 积分规则和购买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2040803号-7

360图标 征信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