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钢琴一般分为音乐会演奏钢琴和练习钢琴两种。音乐会演奏钢琴也称“三角钢琴”、“平台钢琴”或“大钢琴”。练习钢琴也称“立式钢琴”,也叫“小钢琴”。以前还有一种桌形钢琴,有个小书架,还可以当桌子写字,现已被淘汰。近代还创制了一种轻便型钢琴,称“折叠钢琴”。但是,除了传统的钢琴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变形钢琴”。
色彩钢琴:字面意义为“光的键盘”,是雷明顿发明的一种乐器,可以投射色彩。俄国作曲家斯克里亚宾在《普罗米修斯》中要求特制此乐器。有十二个音,根据五度循环“调”成色彩“音阶”。这一乐器只在1915年卡内基音乐厅演出《普罗米修斯》时用过一次。
脚键盘钢琴:19世纪装有脚键盘的钢琴,但并不多见。德国作曲家舒曼1845年创作过两首《脚键盘钢琴练习曲》。阿尔肯和古诺也曾为脚键盘钢琴作过曲。
街头钢琴:一种机械钢琴,内部结构与圆桶风琴相仿,为圆桶于轸子装置。奏法同圆桶风琴一样,转动把手发音。现在已少用,但一度是流浪艺人爱用的乐器。
自动钢琴:在一卷卷纸上按音符的时值和音高穿凿大小不一的孔,推动键槌击弦发音。19世纪晚期开始流行,直到留声机和无线电问世为止。
电脑钢琴:一种带有电脑装置的会自动演奏的钢琴。它应用20世纪初,打孔卷带式自动钢琴的原理,结合现代电子仪器,改换成记录脉冲讯号的卡式打孔卷带,再输入电脑,利用电力推动的螺丝管电掣来激动琴键,从而达到自动演奏的任务。它能完全保留演奏者的高度技巧与细微的感情变化,达到艺术表演的完全再现。在普通钢琴内安上电脑钢琴装置,这架钢琴就能像录音机那样,一遍遍地再现钢琴乐曲。
预调钢琴:又称“特调钢琴”或“加料钢琴”。美国作曲家、钢琴家凯奇为了探求音乐创作的新音响于1938年发明并采用。它的特点在于:乐曲演奏之前,有演奏者预先按照乐谱的指示,用各种方法进行“挑弦”,即在钢琴琴弦的某些特殊位置或两弦之间,塞入各种物件(如金属栓子、螺丝钉、橡皮筋、毡条、木塞、纸片、回形针等),使每个音的音高、音色与力度都有所变化,产生异常的音质,发出类似打击乐器的具有丰富多彩的新颖音响;当所有的音响结合在一起后,就组成了一个“小型打击乐队”。这种预调钢琴只需要一名演奏员控制,便能表演“打击乐合奏”。作为发明者,凯奇十分偏爱自己的创造,为“预调钢琴”特地创作了十首乐曲。如《预调钢琴与乐队的协奏曲》等。
高科技钢琴:这是一种带有声音激活、击键屏幕监控器及其他装置的高科技钢琴。这种钢琴内部装有英特尔奔腾111计算机芯片,使用者可以通过声音来控制钢琴的功能。当用户把光盘插入钢琴内部DVD机以后,随着琴键和踏板上下移动再现钢琴乐声,电脑屏幕监控器上会显示出演奏家的表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