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的编钟乐器陈列于高大宽敞的编钟厅内,在特设的柔和、晶莹而又明亮的灯光照耀下,人们可以前后左右多角度观赏到这千年
编钟发掘大写真
在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城西郊有一座从西南蜿蜒而来的小山脉,当地人称“断蛇丘”,丘上有座高约20米的土墩,人称“擂鼓墩”。过擂鼓墩不远,在丘陵的尽头,有两个东西横亘的山包,叫东团坡、西团坡。1965年11月,这里成了空军某部雷达修理所的营地。1977年9月,因部队扩建厂房,开山炸石,平整土地,在东团坡红色砂岩的山冈上发现了一大片质地松软的褐色土地。当时,主管营地施工的负责人郑国贤是个业余文物爱好者,感到这里可能深埋有文物。这个疑问引起了部队领导的高度重视,“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使命感促使他们作出两个决定:一是迅速向有关部门报告,火速派人勘察;二是密切注意地下情况,严防文物受损。
经过多方努力,多次论证,反复考察,1978年5月11日,擂鼓墩古墓的正式发掘工作全面展开。于是,驻地官兵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文物现场“保护神”。文物挖掘抢救过程中,当地驻军先后两次利用飞机实施航拍,组织专家多方进行论证,驻军部队对周围进行严密封控,确保了文物万无一失。
千年古乐重返人间
经过文物工作者和部队官兵3个多月的努力,当年6月底野外清理首战告捷。通过对出土博钟上的铭文鉴定,这是战国早期诸侯国曾国君主名乙的墓葬,故亦称曾侯乙地宫。就是在1978年这个春夏之交,在地下沉埋了2400余年的国宝编钟,随着曾侯乙墓的发现、发掘而闪亮问世,重放异彩。
就是这个夏天,考古工作者在曾侯乙墓挖掘出了一套罕见的古乐器。这套乐器由65件大小不等、音调不同的青铜钟组成,悬挂在架子上,叫做编钟。编钟是我国古代用于祭祀、庆典和宴会的古乐器。这套编钟出土时分3层悬挂在钟架上。最上层的是钮钟,共19件。钮钟最大的重11.4公斤,最小的重2.4公斤。中间和下层的钟叫甬钟,共45件,其中最大的重203.6公斤,最小的重8.3公斤。每件甬钟外表都刻有“曾乙侯乍时”和有关音乐内容的铭文。钮钟和甬钟上共有铭文2800多字。根据测音和铭文的内容,知道钮钟是定调的,每个钮钟上有两个乐音。中层甬钟有三个半八度音阶,能演奏古今中外的一些乐曲。而且每组甬钟都可以单独奏曲,音色优美,声音清脆嘹亮,悦耳动听。下层甬钟形大体重,声音深沉,在演奏时起烘托气氛与和声的作用。
1983年1月9日,曾侯乙墓编钟的复制品在武汉通过鉴定。现在,用曾侯乙墓编钟的复制品演奏的古代乐曲,作为一个新节目,吸引了无数音乐爱好者,引起了国内外人士广泛的兴趣。曾侯乙编钟的发现,是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与秦始皇兵马俑并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观”。
享受编钟的艺术
曾侯乙编钟是古代文明的象征,同时,它给部队官兵带来了巨大的艺术享受。编钟是一部记载古代音乐学的天书,执勤官兵专门从博物馆乐器队请行家来队辅导,成立了由20名官兵组成的笛子、葫芦丝等兴趣小组,每当节假日来临时,官兵们都要尽情的享受音乐的魅力;每当重要游客和国际友人来游览时,武警官兵的编钟演奏就会呈现在来宾的面前。
保护文物责任重大,宣传文物义不容辞。博物馆工作人员少,旅游人员逐年增多,武警官兵就主动加入了讲解和导游的行列。每年新兵下中队时,都要把文化素质高的战士挑选到文物讲解员的队伍中,接受博物馆专职讲解员培训,两年来,担负执勤任务的十中队大部分官兵都会讲解,有6名战士具备了专业讲解员水平。官兵们认为了解文物,讲解文物,宣传文物,也是更好的保护文物。现任文书向华斌入伍4年来,每年都要参加博物馆讲解200多场。为了当好讲解员,向华斌不仅要学好文物知识,还自费购买了英语书、光盘和《演讲与口才》英文版,业余时间用心钻研,在讲解中得到很好的运用。有一次,向华斌正在给意大利游客讲解,突然,有名游客用英语问他厕所的地方,向华斌对答如流,过后,向华斌又与这名游客用英语交流达20多分钟,武警官兵的高素质,受到外宾的热情赞扬。
武警部队结合风景区执勤的实际,抓好了形象礼仪常识教育。把教育与执勤实践结合起来,充分利用驻地文化资源优势,展开争当文物卫士的荣誉意识教育和“身在旅游区,争当风景线”教育,增强了官兵的责任心和参与执勤的积极性。每当新兵下队、重大节日、特殊时期,都对官兵进行了文化遗产教育,组织参观博物馆以及艺术馆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