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音乐讯 大学学习历史、现任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的王益,业余爱好作曲,新作大型声乐交响曲《神州颂》由中国交响乐团在北京音乐厅连续上演三天,让所有在场的观众,特别是不少闻风而来的专业作曲家为之惊诧,王益的“跨界”飞跃之路可谓前无古人。
不懂音乐 四十谱曲
现场的一位观众惊叹,《神州颂》充满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朝气蓬勃的精神气质和深沉的历史责任感,王益似乎是把封存在胸中20多年学生时代的时代气息,在20多年后开箱现世一抒胸臆,令他的那些同辈不由得想起了80年代初那首脍炙人口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歌词“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当年北大历史系78级的高才生,20年后竟然成了作曲家!但是又有谁知道,大学时代乃至做了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的王益,原来并不懂音乐,甚至很难说喜爱音乐,2002年的一次西藏之旅竟然让他“开天目”一般地“歌由心生”,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成为能够写交响乐的作曲家。
在音乐会结束后记者采访了王益,看上去气质一如学生时代的王益还是那样书生气十足,不愧是历史系的“根红苗正”。谈起自己的《神州颂》,王益认为,中国在近60年的历史当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缺少好的音乐作品,而今天当中国正处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期,理应有能够反映时代心灵的音乐作品出现,而他的《神州颂》正是试图通过音乐来凝聚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谈起自己谱曲的初衷,王益告诉记者:“我大学的同学都不知道我有音乐天赋。2002年我考察西藏回来告诉妈妈我会写歌了,妈妈说我吹牛。我的同学都已经听到我唱给他们的歌,还是坚决不相信那是我作词作曲,但是知识产权最能够说明一切,我的唱片都是出版社公开发行的,上面的署名是不会骗人的。”在大学时代王益并不是李德伦、郑小瑛古典音乐辅导讲座的受益者,“我很少听音乐,无论是古典音乐还是流行音乐,我甚至连简谱都不认识,音乐知识更是有限得很。”所以,王益在40岁之后突然会写音乐而且是交响乐,的确是一个奇迹,“我最初是把自己心里的歌唱给学音乐的人听,让他们把谱子记下来,后来学习简谱,先用录音笔录下来,自己在电脑上打出来,现在写交响乐也是用简谱写作的,其实乐谱只是符号而已,就像是汉语拼音、英语单词……旋律才真正代表你自己。我的词都是自己写的,往往会为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字词而苦恼,我最羡慕乔羽老先生,他的《一条大河》写得多好啊!”
心中有歌 创作独特
《神州颂》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的憧憬、第二乐章的冲撞、第三乐章的深情、第四乐章的颂歌,各乐章在结构上有着紧密的逻辑脉络关系和起承转合的呼应效果。王益说正是2004年关峡的一句“你写出来我就演”让他下定决心另起炉灶写一部声乐交响曲《神州颂》,“我按照传统交响乐的四个乐章构架,但是我并不需要传统交响乐的思维逻辑,我以我的内容决定音乐的形式和情绪,我有足够的心理感受,我有充足可以发展成交响乐动力的旋律。”王益坚信自己独特的知识背景能够给他的音乐以充足的营养,王益说,只要听到别人的音乐比自己的好,就一定要把自己的作品修改到相当的水准之上才肯罢休,“《神州颂》我改了六稿,历时三载,不过,我还是觉得有诸多不满意的地方,回头还要修改……”
在很多人看来,由历史经济转而作曲的跨度有些不可思议,但王益却觉得是可能的,“这个世界除了有一部分是不可跨越(比如从人文到量子物理)之外,很多领域是可以跨越的,我的作曲就是可以跨越的。每个人心中都有歌,只要你有胆量唱出来,你也可以成为作曲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