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六下午,“上海大剧院艺术课堂”的16个孩子将举行他们在大剧院舞台上的第一场音乐会,这些孩子是通过写自己的音乐故事而被百里挑一选出的。在我国音乐考级制度已走过20个年头的今天,早报记者细读这些孩子的来信,感到活动虽小,却对上海艺术教育提出了一些话题:孩子对音乐的热爱也许正因为考级扒分式的“标准”而被扼杀,他们也许因为被闷在琴房而失去了自由展示的空间。从闷头爬级到登台表演
20年前,上海率先在全国举办了业余钢琴考级活动,此后,每年暑期,考级牵动着千万户家庭。因为要“考”,所以就有标准试题,“因材施教”变成“因曲施教”,考哪一级就全天候练习哪一级的曲,音乐变得单一无味。“艺术课堂”制作人洪亦非介绍说,让孩子登台就是要鼓励他们的自信心和对音乐的热爱,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舞台是最好的琴室。
一年级的小学生徐越在信中说,真正喜欢上音乐也是因为一次次难忘的登台经历。“老师结婚请我做了小琴师,在她晚宴上为她伴奏,那时我感到无比的高兴和荣耀。在我们毕业典礼时,我为大家献上了一曲。虽然弹得不是最好,但是我也为典礼添了光彩。”练习不只是孩子的事
在阅读琴童故事的同时,教育顾问们也发现了一些琴童演奏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同一个老师教出的学生会在同一处犯错;学生水平不到,却盲目追求曲目难度;上课时由于弹得不好,被老师批评,哭着也要练下去;家长们要求孩子练习时把音量控制到最小甚至是无声,以免妨碍自己打麻将等等。
对此,“艺术课堂”的特邀讲师李严欢表示,其实将简单平实的曲目仔细练好对水平的提高才更有帮助;孩子练琴不只是孩子的事情,家长的引导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即便家长们并不会演奏。
艺术教育也要讲究个性化服务,成人和孩子的欣赏口味和对音乐的“进入”方式也不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