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小提琴  吉他  笛头  双簧管  电钢琴    长笛  钢琴  古筝  乐器展 
 
首页横幅商城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相关资讯 » 正文

把中国作品收入世界管乐曲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安婧  作者:管乐中国  浏览次数:73

   如今上海观众大部分对交响乐作品已经有了基本了解,但是还没有欣赏室内乐和管乐的习惯。其中,管乐又因为“上手快”被许多市民作为音乐教育的首选乐器,但是国内管乐作品贫乏,使得许多乐团难为“无米之炊”。昨天,法国柯地旺国际吹奏乐作品比赛评委会主席菲利普・朗莱和2004年该赛事第二名得主作曲家琼・菲利普・凡波塞拉艾尔来到上海,向记者介绍了该管乐比赛的情况。17日,他们将在贺绿汀音乐厅举行多部管乐作品的首演。
以降低比赛门槛鼓励创作
    法国管乐在全世界范围内实力很强,美国和日本的管乐发展均受其影响很大。但据菲利普・朗莱介绍:“近几年来,法国管乐团的总体实力也有削弱。从30年前的7000个非专业乐团下降到如今的4000个。”为鼓励管乐团发展,从2004年始,朗莱牵头在法国里尔举办了第一届国际吹奏乐作品比赛。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比赛要求选送作品必须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原创作品,但难度只限于适中的3―4级(6级最难),朗莱希望以此推进管乐作品的发展。前两年该比赛都规定了主题(分别为“世界”和“马戏团”)。2006年则再次将门槛降低,没有规定任何主题,送选作品范围更加宽泛。对此,指挥家程寿昌评价道:“这样诞生出的作品可以使更多乐队得以演奏,不脱离群众。”
通过循环获得新生
    朗莱的介绍可给国内管乐界带来许多启示。如今我国的管乐作品创作不但贫乏,而且一些作曲家已经走入追求“难”和“怪”的孤芳自赏的死胡同,而受众对管乐的重视程度也始终不高。早些时候,国内有业内专家指出,要改变中国管乐发展疲软、作品匮乏的现状,解决之道是及时将中国作品放进演出曲库,让其引起更多的注意。这与朗莱的想法不谋而合。此番两位音乐家到访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把中国作品带回去,放进世界管乐作品曲库里‘循环’。”只有让更多的音乐人得以接触中国管乐,它才能“活”起来,逐渐扩大影响。
    据悉,这次朗莱将指挥申城爱乐交响管乐团首演多首管乐作品,其中包括获2004年法国国际吹奏乐作品比赛一等奖的海达斯的《幻想曲》,获2004年该项比赛二等奖的凡波塞拉艾尔的《周游世界》以及获2004年该项比赛三等奖的米勒的《在尼罗河的发源地》。

更多: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条款 | 积分规则和购买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2040803号-7

360图标 征信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