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小提琴  吉他  笛头  双簧管  电钢琴    长笛  钢琴  古筝  乐器展 
 
首页横幅商城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相关资讯 » 正文

民间民俗,两岸血脉中的精神纽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上海乐器网  作者:神州乐器网  浏览次数:143

    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和繁衍的纽带,文化上的同根同源、水乳交融的事实,是任何人也无法否定的。泉台民间民俗文化交流一直是泉台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源源不断,即使是在两岸关系最紧张的时候,也没有断绝过。

  今年泉州元宵海丝文化节上,泉台两地民间艺术家,以高超的技艺,为观众展示了既同根同源又丰富多彩的民俗艺术。这些民间民俗文化具有传统性、民间

性和通俗性的特点,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两岸民俗同根同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两岸民间民俗交流又经过怎样的历程?今日,本文就为您带来相关的内容。

  南管戏

  整合闽南民俗的传统大戏

  如果说到台湾和泉州同根同源的民俗文化,就不得不先说台湾的“南管戏”。台湾文献记载最早流行的剧种为小梨园,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渡海来台之浙籍人士郁永河,于其《裨海纪游》中的《竹枝词》记载:“肩披鬓发耳垂眩粉面红唇似女郎,妈祖宫前锣鼓闹,侏离唱出下南腔。”乾隆年间吴国翰《东宁竹枝词》则有“第一时行七子班”之描述。由此可知,清朝初年,台湾南管戏曲活动已相当盛行。

  南管戏最早由闽南泉漳地区传到台湾,是闽南语系的戏剧。包括“七子戏”、“高甲戏”、“白字戏”三种。台湾的“七子戏”源于福建泉州的“小梨园”和“大梨园”,一般狭义的“南管戏”即指“七子戏”,也就是“小梨园”。

  台湾的南管社团组织,遍及全省,全盛时期社团约有一百个团体。在泉州籍乡亲聚居地的鹿港,南管音乐社团分为弦管(洞管)与歌管(品管)两类。鹿港弦管五大馆为雅正斋、聚英社、雅颂声、大雅斋及崇正声等团体。目前,台湾基本没有职业的“七子戏”班,但由业余成员组成的清唱结社,依然有很大的影响。如台南的南声社,鹿港的聚英社、雅正斋,清水的清雅乐府,台北的闽南乐府、汉唐乐府、华声南乐社等,以“清唱”的形式进行演唱活动,这种清唱的形式俗称“郎君唱”。目前,清唱结社的“郎君唱”是台湾“南管”的代表。其中汉唐乐府、清雅乐府、合和艺苑等少数社团还保留南管戏演出,南声社曾到法国演出,并出版南管CD,获得热烈反响。

  现在,这些发源于闽南,流传于台湾的“南管”戏,在台湾高等艺术学院已正式以“乐种”的形式列为课程。

  "打七响艺阵"

  展示闽台男子共同之处

  “拍胸舞”是一种具有原始形态的民间土风舞,展示了闽南男子豪放拼搏、诙谐乐观的个性。在台湾,同样有拍胸舞,当地的名称是“打七响艺阵”。

  明末清初,泉州人大量移居台湾,“拍胸舞”也传到台湾,演变成台湾的“打七响艺阵”。台湾的“打七响”表演和泉州“拍胸舞”有许多相同之处,表演者的头上都戴着一个用草做的环,表演时也是同样拍击胸膛、肩膀、大腿等处,首先两掌合拍一下,再拍打大腿上侧两下,接着双手交互拍肩、膀两下,再拍前胸两下,叫做“拍七响”。

  目前,台湾演出的“打七响”增加了唱“打七响歌”,有简单的配乐,乐器有铜鼓及四管齐等。台湾的“打七响”主要是在喜庆节日活动或迎神会绕境活动。台湾的“打七响”与泉州“拍胸舞”同根同源,关系十分密切,它是大批泉州人移居台湾,把闽南民情风俗、民间文艺传到台湾的有力见证。

  近年来,泉州地区的“拍胸舞”加强和台湾的文化交流。1996年元宵佳节,曾参加沈阳国际秧歌节的泉州亭店侨乡农民和鲤城三幼教组成的泉州鲤城拍胸舞团,应邀赴台湾参加第一届中华民艺华会。来自印尼、泰国、日本等国家及台湾各县市三十几个民间艺术团1000多人聚集高雄、屏东,先后参加了盛大的民艺踩街、广场表演、艺术研讨等活动。

  1996年3月2日,泉州拍胸舞团精神饱满,穿过50多万人的人墙,进入中心表演区,参加台湾的民艺踩街活动。鲤城拍胸舞团别具一格的艺术风姿,生动诙谐的表演,赢得了台湾乡亲们的阵阵掌声,他们连续表演7个小时,一直演到第二天凌晨三时多,又继续参加在高雄厚柱高山族的广场举行的台湾民间艺术表演大赛。他们热情奔放、刚劲诙谐的表演,博得观众的喝彩,主办单位还发给他们优秀表演奖。

    歌仔戏

  民俗相互传承的有力见证

  今年元宵节的两岸民俗展演,来自台湾宜南的歌仔剧团的精彩演出,给泉州的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歌仔戏又称“台湾歌仔戏”,广泛流行于台湾各个地区。明末清初大批闽南人随郑成功移居台湾,同时带去了源于大陆的锦歌、车鼓弄、采茶褒歌等曲艺说唱,至20世纪20年代开始融合为小戏演出。后受正字戏、高甲戏、潮

剧、京剧的影响,逐渐丰富定型并搬上舞台。1928年,台湾歌仔戏班“三乐轩”以回乡祭祖为名,回泉州厦门等地演出,接着台湾的歌仔戏班―――霓光班、霓进社接踵而来,在大陆引起轰动。

  台湾歌仔戏的唱腔特点是曲多白少,格律自由,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主要曲调有七字仔调、杂念调、大调、贝司以及其他民歌、时曲等。伴奏乐器有壳子弦、大广弦、台湾笛、月琴等。唱词通俗,颇多生动的民间语汇,乡土气息浓厚。剧目除取材于锦歌唱本如《陈三五娘》、《孟姜女》外,还吸收了其他剧种的不少剧目,如《薛刚反唐》、《千里送京娘》等。

  台湾歌仔戏这一剧种的传统剧目大约有五百多个;行当由早期只有生、旦、丑几个角色,逐渐吸收了京剧的分行成分;音乐特点是唱多白少,曲调自由,旋律优美,节奏强烈,富有较强的表现力和乡土情调,其传统曲调有一百多种,主要乐器有壳仔弦(用椰壳制成)、大广弦(用龙舌茎作共鸣箱,以梧桐木为箱板,紫竹为琴柱)、台湾笛(又名梆子箫)、月琴、六角弦(又名二胡,共鸣箱为六角形,定弦壳仔相同)、三弦、苏笛(即横笛)、鸭母笛(又名竖管,簧嘴似鸭嘴巴)、京胡、芦管等。

  值得一提的是,台湾的歌仔戏和闽南地区的锦歌、芗剧相互传承,促进发展的关系,有力地证明两地文化上的同根同源。南湾的歌仔戏最早源于流传于闽南地区的锦歌。锦歌的形式比较简单,但传入台湾后,当地人加入了声部、对白、格律等戏曲因素,演化为一种戏剧形式。而在同期大陆闽南地区的锦歌确没有太大的发展。后来,两岸交流中,台湾的歌仔戏重新传回闽南,在闽南很多地区形成“芗剧”的形式。 布袋戏

  台湾年轻人的新宠

  布袋戏又叫做掌中戏,因身形如同布袋,又以手掌操弄,因此得名,是台湾地方戏剧的一种,也是由泉州传入台湾的。其所使用之木偶,除了头、手、足外,躯体部分均以布做成。

  自从清朝普遍流行布袋戏之后,尤其以福建漳州、泉州及广东潮州一带之发展最为繁荣,可以说是布袋戏的发源地。但它的起源目前仅能从相关的民间传说中抽丝剥茧,找出比较可能的出处。简单说来,大部分的传说都认为是明末清初,有一位穷书生叫梁炳麟的,进京考试不幸名落孙山,由于落第秀才满腹经纶又不得志,而且在梦中梦见有一老翁,掌中题有“功名归掌上”。于是,就借操弄布袋戏,编演戏剧暗讽朝廷时政,没想到这样一来,布袋戏却广受喜爱,逐渐流传开来而扬名各地。

  清末,布袋戏流传至台湾。由于广受民众欢迎,因此,迅速蓬勃发展,内容更加丰富,成为中国大陆以及台湾宝岛最受欢迎的戏种之一。

  初期的传统布袋戏,随着台湾的环境变迁而逐渐转型为比较活泼多变的金光布袋戏,不再拘泥于历史典故、章回小说之曲目,戏中偶像也由最初的小型掌中戏偶,改良成近乎人身大小的大型戏偶。如今,台湾布袋戏由于在表演形式以及内容上,适应了时代的流行时尚,和“动漫”一样成为台湾年轻人的一项休闲娱乐形式。

  专家说法

  民俗交流的根基在“血缘”

  其实,泉台两地同根同源的民俗文化之丰富,影响之巨大,实在很难形容。在两岸民俗文化相互传承交融的背后,是两岸割不断的血缘联系。今年,两岸原生态民俗表演现场,主创人员特地安排了“百家姓”的背景,正是为了展示两岸民俗交流最深厚的根基―――血缘。

    表演晚会的导演蔡湘江研究员说,两岸同根同源的民俗文化,就意味着大家都具有同一个源泉,这个源泉就是相同的血缘及其所产生的相同的文化根基。

  从历史渊源看,台湾历史上的移民就是从福建过去的,当然也包括广东的一部分,主体是福建泉州和漳州的移民。据统计,台湾的汉族人口中,有72%属于泉籍后裔。台湾出版的《台湾族谱目录》收录了200多个姓氏的万余件谱牒,细究这些家族的开基祖,大部分来自祖国

大陆中原地区。台湾共有1694个姓氏,其中陈、林、黄等十大姓氏的人口数累计总和在全台湾各县市总人口的比例中,在大多数县市都超过半数以上。这种姓氏结构跟闽南地区非常相似。这从两地同样的谚语也能看出来:闽南地区称“陈林满天下,黄郑排满街”,台湾则称“陈林半天下,黄张排成山”。在泉州仍保存着许多姓氏宗祠和祖庙,如下西坑陈氏宗祠、开闽三王祠、东观西台吴氏大宗祠、东门洪氏大宗祠、旧馆驿董杨大宗祠等,这些宗祠和祖庙与台湾的同姓宗亲仍保持联系。

  台湾的民俗文化与闽南文化同属一脉,在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民间信

更多:

 
关键词: 民间,民俗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条款 | 积分规则和购买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2040803号-7

360图标 征信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