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小提琴  吉他  笛头  双簧管  电钢琴    长笛  钢琴  古筝  乐器展 
 
首页横幅商城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相关资讯 » 正文

《神州颂》每一个音符都值得人喜欢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骆季超  作者:音乐周报  浏览次数:82

      《音乐生活报》2007年10月8日第二版余晋湘(该报记者)以大幅标题“写给百姓的交响乐―――《神州颂》:用简约的手法歌颂时代”一文读后,感到对一部音乐作品的吹捧过度。此风在当前业内越吹越大,刊物、报纸、媒体到处都是吹捧,不实之词,只往高处吹,一时之间“大师”到处是,一个人初写一部作品,就被说成“精品”,好像中国到处都是“天才”。  
   余文中说“当晚演出了《激情燃烧的岁月》《乔家大院》《红旗颂》《去远方》《黄河》《神州颂》等曲目,令到场的观众听得如痴如醉”,后文又写到“此前,《神州颂》已经在北京、广州、深圳、珠海、杭州、上海等全国各城市进行了几十场演出,可谓场场轰动”、关峡称王益的《老地方》为中国的《安魂曲》;指挥邵恩评价王益的作品是“每一个章节都喜欢,每一个音符都喜欢”。  
  笔者有幸2007年4月15日在广州星海音乐厅和几位广州资深作曲家听了国交演出的《神州颂》。所听所见,没有出现“场场轰动”的情况,观众掌声并没有雷动,也没有“不愿离去”的现象。笔者刚坐下,剧场观众席的灯就暗了,并未看清第一曲是什么,只感到第一曲像是一首群众歌曲改编的管弦乐曲,还以为是王益的《神州颂》序曲。此曲缺乏交响乐主题的深度,也缺少乐队写法的交响性。  
  下面几曲是罗忠F的《孔雀开屏》、约翰・施特劳斯的《雷电波尔卡》、比才的《法兰朵拉》舞曲,都十分精彩,对比之下,第一曲就相形见拙了。当观众席灯光亮起来,才知第一曲是第一交响序曲《激情燃烧的岁月》。王益的《去远方》朴素动听,我们认为一个业余作者写的歌曲旋律层次分明,是不错的了,乐队写的简单达意。第六曲是吴祖强、杜鸣心《红色娘子军》中的《万泉河水》,郊果很好。  
  中场休息,下半场是王益的《神州颂》―――献给正在复兴中的伟大祖国。分《春晓》《奋进》《宝岛》《腾飞吧,中国!》四个乐章。大合唱并且用交响乐队伴奏,旋律通顺、流畅、动听、且有一定韵味,内容也好,没有出现当前一些专业作曲家为了求新,写出怪诞音响与旋律的现象,很值得赞赏。  
  因为作者在节目单上没有标上“交响大合唱”字样,我们就没从交响乐写作方面去要求这部作品的交响性。这部作品无论从哪方面讲,都达不到令人“如痴如醉”的境界,在演唱方面幺红多处音不准,躬身捧手动作令几位作曲家与声乐老师反感,对比之下,孙砾的演唱更有表现力。  
  记者余晋湘说邵恩对《神州颂》的“每一个章节都喜欢,每一个音符都喜欢”。这是他个人的喜好,不过我们尚未听到哪个人说过他对哪位音乐家的“每个音符”都喜欢。更没有一位爱国主义者说他喜欢《义勇军进行曲》的“每一个音符”。我们这些从事几十年音乐工作的作曲家、教授,应该建议音乐史上加一条:2007年中国出现了一部被一位著名指挥家说是“每一个音符都喜欢”的作品。  把《神州颂》说成是“交响乐”的人都是音乐学院毕业的,“交响乐”是指什么,这在学习期间已解决的知识性问题,为什么多处宣传都把一部用交响乐队伴奏的合唱作品定位为“交响乐”呢?  
  如从交响乐的尺度来要求《神州颂》,这部作品的问题就多了,声乐部分的写法缺少交响性主题的深刻性,也缺乏主导动机的贯串发展;器乐部分的写作只能说是普通歌曲通顺的业余配器,从未涉足交响乐队写作的一位业余作者,(我们肯定的说,他不是音乐的天才!)能让人感到配器“干净”已是很不错了,值得赞赏这位业余作者,但决不是“每个音符”都能让人喜欢,连业余作者配器中的每一个音符你都喜欢,这就让我们这些搞了几十年乐队配器的人想不通了。  
  副部长级的金融家用音乐歌颂复兴中的祖国,很值得赞赏,听说到几个大城市的演出费用上千万元,能弄到这样多的资金,令我们这些作曲家羡慕,不过,非商业性演出,对一部作品的宣传不能降低艺术家的人格。  
  左的思想泛滥的年代,我们的音乐刊物上到处是用笔砍杀人家的文章,上纲上线;改革开放以来,神州大地政治开明,言论有了松动,可是又到处都是吹捧的文章,笔者的这篇文章就是针对那些爱行吹捧之风者,泼一盆冷水,降降温。

更多:

 
关键词: 神州颂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条款 | 积分规则和购买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2040803号-7

360图标 征信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