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县明亮镇甘六村保意庄村民李海燕,做木工活做了几十年,相比迈入知天命之年的他有一天想自己制作一把二胡,没想到对音乐一窍不通的他还真做出了点名堂。如今,他已制作出6把二胡,经专业人士鉴定,他制作的二胡音色可以和乐器店里售价2000多元一把的二胡相媲美。
制二胡检验手艺
初次认识李海燕是在上林县文化旅游美食节上。在该县各乡镇风采展区,明亮镇展出的特色产品中,有雕龙刻凤的家具和两把二胡。明亮镇蒙政斌副镇长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说:“没想到吧,家具和二胡都是出自我们镇农民的手。”当时,李海燕就站在一旁憨笑。
李海燕出身于手艺人家,15岁就跟爷爷和父亲挑着工具箱走村串户给人制作家具。如今,55岁的他在上林县保意家私厂做工,是一名手艺出众的老师傅。
“以前我不会拉二胡,也不懂得识乐谱,制作二胡只是想检验一下自己做木工的手艺。”李海燕告诉记者,2006年正是抱着这一想法,他开始研究二胡制作。
做家具需拥有过硬的手艺,制作二胡更需要技术。拿惯了锤、锯和凿子等工具的李海燕,借来一把二胡进行模仿制作。他听说,二胡的音色好坏关键在用料――用来做二胡的木料越坚硬,产生共振发出的音就越甜美、悦耳;二胡琴筒上的蟒蛇皮也决定着音色的浑厚和柔和。
一次偶然的机会,经常和木料打交道的李海燕从邻居家拆除的旧房子木头堆里发现了一块好木料。该木料被当地人称之为格木,木材坚硬,现在这种树木只有大明山的深山老林里才能见到。李海燕花高价把它买到了手。正当李海燕为蟒蛇皮发愁时,走亲戚时却在邻村村民家里发现了一张钉在墙上的蛇皮……
按照二胡尺寸大小,画图、锯木、刨、锉、打磨,精心雕凿,经过半年时间反复修改,一把二胡终于呈现在了李海燕面前。李海燕制作的二胡,琴弦和琴弓是从乐器店里买来的,琴杆、琴头和琴筒等都是自己制作。他还能把二胡琴柱头雕刻成马头、龙头等形状。
为淘木料不怕苦
一把椅子、一把二胡,在记者面前李海燕拉起了自制的二胡。
“如果我会识简谱就好了。”李海燕一边拉着二胡一边笑着对记者说,以前他碰都没碰过二胡,可是第一把二胡做成后,他开始向别人请教,练习拉二胡,现在竟然也能断断续续地拉一些曲子了。
李海燕手中的二胡做工精细,外形美观,颜色古色古香,掂在手里有一定重量,若不是在他家看到许多半成品,很难让人相信这些二胡是他做的。由生疏到熟练,现在李海燕花6天时间就能做成一把二胡。
“做二胡花费时间、耗费精力。”李海燕告诉记者,“我没有其他爱好,也不喜欢打麻将,最喜欢手工制作,看着一把二胡在自己手中诞生,我会感到很开心,觉得是一种人生乐趣。”李海燕说,他曾把做好的二胡拿给一些擅长二胡演奏的人试拉,别人对他做的二胡均给予了较高评价。
现在的李海燕,每天忙完自己的木工活以后,更加痴迷于二胡制作了,尤其是为了淘到一块好木料,他不怕苦不怕累。李海燕的妻子告诉记者,如果遇到有人拆老祖屋,李海燕最感兴趣,不管路途远近,他都要跑去凑热闹,目的是想看看能不能买到老红木或榉木等上好木料。有一次,李海燕跑到一个偏远山村去购买木料,翻山越岭步行了4个小时。
希望能批量生产
“如果原材料不缺乏,我希望能带领一批工人批量生产二胡。”李海燕说,对自己制作的二胡,他很有信心。因为在农村现在各项文化活动也很活跃,在甘六村就有许多老人会拉二胡。
目前,困扰李海燕的是做二胡的材料很难买到。李海燕告诉记者,由于现在林木不能随便砍伐,用来做二胡的木料又很讲究,他主要是通过村民拆房屋来收购一些祖屋里的旧红木。2007年,李海燕的足迹遍布上林县不少村屯,可是也没有购买到什么好的木料。
此外,蛇皮也不好找。李海燕说,他打听到国内一些乐器厂制作二胡的皮子大多是来自湖北的一种野生蟒,正想去买又听说蟒蛇已被列为保护动物,不准捕杀了。他也曾打电话到多家养蛇场去求购蛇皮,但很难买到大小适宜的蛇皮。目前,李海燕用的蛇皮是存货。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