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童家长重拾平常心
对于申城上万名琴童来说,每年盛夏都是一道难过的关。随着上周上海音乐学院组织的钢琴考级举行,音乐考级大战又开始悄悄打响。不同以往的是,琴童家长的心态却开始发生变化,平和取代了浮躁,只为一纸证书而搏的心态不再像以前那么普遍。
这是上海音乐学院第三年组织钢琴考级,考试地点位于上音附中。原本暑假里空荡荡的校园,因为钢琴考级突然变得热闹起来。考级组织机构把整个附中的专业教学大楼隔离开来,考生从贺绿汀音乐厅大门入场等候叫号,然后鱼贯进入指定考场考试。教学大楼门口则站满了翘首以盼的家长,传递出了场内稍许紧张的气氛。
据悉,今年报名参加上音钢琴考级的考生约4000人,特别是低级别考生的增长幅度大大超过以往,显示了钢琴考级的热度在上海依然不减。
记者在考场门口连续采访了几位家长,他们不约而同地表示,“考试只是在暑假给孩子找个事情做而已”。当记者进一步追问考不过怎么办时,一位戴眼镜的家长轻松地说:“今年没通过就明年再来,学琴也不能把孩子往死里逼。这个钢琴级别证书现在作用比以前小多了,也就是钢琴能力的证明,并不能给孩子带来直接的现实利益,因为现在学校对特长生的加分优惠都没了。”言谈之间,以往对音乐考级如临大敌的紧张状态荡然无存。
上海音乐学院负责音乐考级工作的社会教育处处长赵曾茂教授介绍说:“今年钢琴考级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家长的心态平和了很多,大多数家长都是冲着音乐普及教育来的,给孩子施加的考试压力自然也就小多了。”琴童家长这种心态的回归,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赵曾茂教授分析说:“素质教育这么多年,无疑起到了效果。音乐考级证书和升学脱钩等举措,使得考级证书恢复了本来的面貌,这也逐步端正了家长对音乐考级的心态。”
在考试现场,记者看到一个十来岁的女孩曲子弹得非常勉强,谱子也没完全背下来,主持考试的老师没有太多言语只是和蔼地点头微笑。随后这个女孩无奈地承认自己实在太仓促了,学艺不精。曲子不熟只能怪自己。她的母亲告诉记者,女儿到十岁时才对钢琴突发兴趣,这次报名考级也只是想有个机会在专家面前献丑,因为学习钢琴很少有机会做这样类似表演性质的弹奏,所以就算过不了,至少也明白自己的差距了。
一位监考老师告诉记者,以往每年考级中都有琴童因为弹琴和家长关系搞得特别僵。有一次一名琴童在考场故意装成智障儿童,别人怎么劝都不肯弹琴,后来经医生检查,发现这个孩子和家长有着严重的抵触情绪。相比之下今年的考生要自然得多,考场内一直处于待命状态的医务室基本没有发挥作用。这位老师指着那些琴童说:“考级只是一个检测和督促的手段,如果家长能以平常心对待考级,肯定会有更多孩子喜欢音乐的。”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