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音乐相遇,感受音乐之美,是在童年时候的国难期。当时,一边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压迫,一边是沁人心脾的美妙音乐的抚慰和陶冶。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不自觉地产生了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或许是由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反差太大,使音乐印在脑海刻在心上愈发不可磨灭。
幼年,我生活在当时中国仅有的两个现代化城市之一的天津,接触和见识了那个年代的时尚,也享受了门类广阔、剧目繁多、名家荟萃的舞台和电影艺术。但因生活窘迫,没有条件常到剧场去看戏,于是,听收音机就成为欣赏音乐、戏曲、曲艺的主要途径。回忆青少年时期,对艺术的喜爱和追求,只是个人的心愿,却从未有过引导和帮助,靠父母给的嗓音和乐感去听、去记忆、去模仿,是自娱自乐,却与生活密不可分了。
上世纪40年代中期,接触了西洋宗教音乐,那是在原有对音乐感知之上的一次重要升华,随之而来的是对西洋交响乐、器乐的喜爱和迷恋,更重要的是接触了西洋发声法,为以后从一个业余爱好者考进中央歌剧院主演歌剧名著打下基础。过去,在落后的旧社会,人们把看戏听音乐当“玩意儿”的时候,各种音乐像一棵棵大树扎根在自己心田,并不时地有新芽新苗破土而出。
50年代,苏联音乐大行其道,几乎以压倒的优势取代着其他传统音乐,人们不仅喜爱,更是着迷。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到了19世纪,其中心东移至俄国圣彼得堡,并促成俄罗斯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到了20世纪中期,反映卫国战争和战后建设的音乐作品,以崭新面目赢得全世界的注目和欢迎,也哺育了新中国的青年一代,我也演唱了不少苏联歌曲,通过模仿苏联歌唱家的表现,对自己的唱歌技能有很大的帮助。
1954年,我考入中央歌剧院,一个专家众多人才济济的艺术殿堂,给了我最理想的学习、长见识的机会,在排练和演出中补课,补上做歌剧演员所需的一切技术和知识。每当想到爱好变成了职业,就产生了信心和勇气。
多年来,一直庆幸自己做了歌剧演员。入剧院前是歌迷,完全不懂演戏,后来才了解到歌剧是舞台艺术中的重工业,它的表现形式的综合性是最高的。仅以演员方面看,要透过演唱,去创造一个角色,刻画一个性格、树立一个可信而动人的形象。要体验生活、塑造形体、选择动作等。这绝非是一个歌手在咫尺方圆的音乐会舞台上所能涉及到的表演领域。
1956年冬,当歌剧《茶花女》进入排练后期合成阶段时,我逐渐悟出,威尔第的音乐在歌剧中所处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他把角色需要的所有表现动作,都写在音乐中了。实践证明,只要你理解了音乐,它就会让你抓住人物的特征,掌握住戏剧节奏,选择合适的动作,怎样交流……一个活的角色,必将在演员身上出现。排演《茶花女》后演员们不得不承认,威尔第既是音乐大师,又不愧为戏剧大师,否则他写不出那样流传久远的歌剧经典之作。据说他在创作的合作过程中,非常严肃,曾把不唱情、不合格的演员轰走,并严厉地申明他的音乐是用钢和血凝成的。足见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有着多么严肃的创作态度。
1962年,在拥有2400个座位的上海大舞台剧场,没有电声扩音设备,我一口气连演了20场《茶花女》和10场《货郎与小姐》。当时就有界内的专家学者对剧院领导讲,哪个国家歌剧院也没有这样使用一个演员的。而在自己的记忆中,好像是心愿大于能力,是热爱增强了信心,弥补了一切,把愉悦观众和快乐自己融为一体了。
70年代末,正当传统艺术恢复昔日的繁荣与辉煌,重整文艺阵地之际,港台通俗音乐、校园歌曲涌进内地,吸引了大批观众,尤其是青年人。于是,我们的舞台又变小了。幸好自己过去保留着大众熟悉和欢迎的几首歌曲,而未能被迫离开舞台,但时时处处感到了压力。常想,通俗音乐就那么好?还是人们只想换换口味?但年复一年,大量引进和创作的曲目铺天盖地而来,令人眼花缭乱。当我在观察研究这个现象的时候,发现通俗演唱的一大优势,它不像学美声唱法那样,即把自己嗓音塑造成按西洋发音方法规范造成的乐器去唱歌,现时的青年人只凭天生的嗓音、听力和乐感去模仿就可以了,完全不用学音乐,也可不识乐谱,唱好一首歌就能成名,加上卡拉OK的引进,演唱手段既多又方便。
本人是业余爱好者出身,过去凭直觉品味音乐,脑子里没有任何框框,只要爱听就学,除了民间传统艺术,好莱坞电影音乐、上海老牌明星三四十年代的歌曲,都是我的爱好。今天,成了无障碍地接受通俗音乐者,有喜欢的就学唱,还特为自己的演唱配了伴奏,不是赶时髦,因为我的口味早就进入这个领域。好的歌星影星首先是以乐感和情调风格出发,要赢得市场,就得把歌唱到人心中去,他们早就讲究让人喜闻乐见了。而我从1946年接触美声,几十年下来发现,学美声太难,从咪咪吗吗开始,钻到声音里去,十年、二十年,习惯于开口就是声音。而艺术表现方面的字、情、味、形,手、眼、身、法、步,脑子里一概没有。有一点也是后贴上去的。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来华的外国艺术家、声乐家,每涉及教学辅导、任评委等,几乎无不对我国声乐的方向提出质疑,即重声不重情,整体表现力不强。而通俗歌曲的演唱,完全是两个路子。
演唱通俗歌曲带给我极大的愉快,虽然品种、方式变了,但个人情趣如旧,仍然追求抒情性和美感,朝着深情和凝重的气质去努力,像《奉献》、《牵手》、《让我欢喜让我忧》,唱的时候脑子里有人家原版的韵味,魅力在引导,值得鼓励和追寻。拿苏芮的演唱来说,她语言之考究,在演唱界实属少见。不少通俗大腕名家,其声音的震动、流动感是科学的,因为它自然、通畅、优美而迷人。
上海东方电视台知道我过去喜欢京戏,2006年元旦,约我做了一期《戏剧大舞台》节目,唱了《钓金龟》、《打龙袍》、《红灯记》和京韵大鼓《大西厢》。2007年,他们的新栏目《非常有戏》又约我参加,是一次由专业演员反串戏曲的活动,无论你原来是唱民歌、通俗、美声还是跳舞蹈,大家都唱戏,并且是彩唱,我又一次大胆应允。反正作为爱好者,不用准备,京胡一起,张口就来,精神上不紧张。初赛得了第一名,穿上状元袍,手捧礼品金猪,站在舞台中间,十分得意。评委是中国剧协主席尚长荣、剧作家魏明伦和香港著名戏曲家罗家英,都给了我很多鼓励。三轮过后,决赛我唱了《遇皇后》,最后被评为十佳。戏曲界的前辈大师袁雪芬、付全香、马金凤、艾世菊、张正芳、梅葆玖以及孙毓敏校长,都亲临现场,任顾问指导,盛况空前。主持人问我学唱经历时,使我想起63年前,上中学时和同学中的戏迷在校庆会上,租了京剧团的戏装,请了文武场(乐队)同学拉大弦一起唱戏的经历。几十年过去了仍印象如旧,同样地开口就唱,不跑腔不走板,把印在脑海、刻在心上的音乐亲口再现,如此而已。
本人年近八旬,青春不再,然而,扎根心田的音乐艺术,却永远长存。今天,自娱也好,奉献也好,在盛世中华,在百花艺坛添一砖加半瓦,也算老有所用,体现一点价值吧。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