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利兹位于中美洲,北临墨西哥,西临大西洋,西面和南面是危地马拉,面积有两千多平方公里,其居民除了印地安人外,还有来自欧洲的白人、来自非洲的黑人,伯利兹的传统音乐有多方面的来源,使它成为一个多元音乐文化的国家。
在西班牙人到达美洲之前,伯利兹的主要居民是玛雅人,在印地安人中,玛雅人以能歌善舞闻名。玛雅人的歌舞大多和各种祭祀活动有关,大型祭祀乐舞常有八、九百人参加,大家聚在一起,边唱边跳,并用鼓、笛子、铃、号角、音哨等乐器伴奏,场面十分壮观。
西班牙人到达之后,不少西班牙人和印第安人结婚,其后代被称为“梅斯梯佐”人。梅斯梯佐人创造了梅斯梯佐音乐,这种音乐既继承了玛雅音乐的传统,也吸取了西班牙音乐的精华,在这种音乐中,不仅能听到用西班牙吉他、小提琴和西洋管乐器伴奏的玛雅旋律,也能听到玛雅风格的天主教圣咏。后来,梅斯梯佐音乐还吸收了从非洲传来的木琴―马林巴,形成了一种独特风格。梅斯梯佐音乐中的马林巴琴一般由两个人共同演奏,目前伯利兹演奏这种音乐的著名乐队有“伯利兹之魂”、“天使马林巴”等。除了梅斯梯佐音乐,起源于墨西哥的“马里亚奇”乐队及他们演唱的歌曲,也在伯利兹梅斯梯佐人中流行。
伯利兹在1862年沦为英国殖民地后,许多英国人移居到这里,他们不仅带来了当时在英国流行的宗教音乐和军乐,还带来了苏格兰舞、方阵舞、波尔卡和华尔兹等舞蹈音乐,这些舞曲在伯利兹称为“克里奥尔”舞曲,即“白人舞曲”。“克里奥尔”舞曲后来和流传到伯利兹的非洲歌舞相结合产生了一种称为“布鲁克铛”的舞蹈音乐。“布鲁克铛”主要用英语演唱,其歌词大多幽默、诙谐,旋律优美动听,节奏则具有非洲风格。这种音乐用手鼓、铃铛、大鼓和马林巴演奏固定节奏型,用两架手风琴演奏旋律,并用弹拨乐器班卓演奏欧洲式的和声,十分独特。
伯利兹除有印地安音乐、梅斯梯佐音乐和“布鲁克铛”外,还有一种“嘉黎复那”音乐。“嘉黎复那”是当地源于西非尼日利亚一带的一个具有独特历史的族群。这些兼有印地安和非洲血统的人在1797年从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迁到了距离中美洲大陆较近的一个小岛上,又于1802年迁徙到当时的英属洪都拉斯,即今天的伯利兹,受西班牙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为当地一个讲西班牙和嘉黎复那两种语言的、具有特殊文化的族群。“嘉黎复那”人的文化又称“嘉黎那古”文化,综合了非洲、欧洲和美洲三大洲的文化要素,这个族群创造出来的“帕兰达”和“旁答滚石”,也是伯利兹音乐中的重要品种。
“帕兰达”是1802年“嘉黎复那”人的先民到达伯利兹并接触到当地流行的西班牙音乐后创造出的一种歌曲形式,所用的伴奏乐器有西非洲的大木鼓、用葫芦制成的摇晃器、用动物带牙齿的下颚骨做的刮削器、用乌龟壳做的打击乐器和西班牙吉他。这种歌曲的节奏是非洲式的,经常采用复节奏和复节拍,用西班牙文演唱,但旋律的风格却是英属加勒比风格的。“旁答滚石”是1970年在“帕兰达”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音乐形式,它吸收了美国爵士乐、布鲁斯和摇滚乐以及古巴、巴西音乐的成分,很受青年人的欢迎。1981年伯利兹独立后,“旁答滚石”作为这个国家音乐的代表,已在拉美国家中流行。目前最受欢迎的“旁答滚石”乐队是“乌龟壳乐队”,最令人注目的“旁答滚石”歌星则是安迪・帕拉西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