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小提琴  吉他  笛头  双簧管  电钢琴    长笛  钢琴  古筝  乐器展 
 
首页横幅商城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民乐资讯 » 正文

“野蜂劲飞”民乐苑,不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孙新  作者:音乐周报  浏览次数:249

       2007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的硝烟早已散去,但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颁奖晚会上,各种乐器为展示技巧而竟奏《野蜂飞舞》的热闹场面,以及由此而引起关于民乐向何处去的思考却至今萦绕于心。
      《野蜂飞舞》是里姆斯基・克萨科夫(俄)创作于100多年前的一段乐曲,它以快速与半音阶为主要特点,对于我国的民族乐器而言,演奏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该曲被艺术院校民乐师生选中为基础训练的教材本不足为奇。但由此开始,“速度”与“半音阶”在我国民乐界却渐渐成了一种时尚,成了“高难度技巧”的代名词,成了衡量乐手演奏水平的标尺。后来越来越多的西洋乐曲被民乐界纳入教材,而在各种赛场、考场,外国乐曲以及某些国人创作的“类外国乐曲”则更是成了展示技巧的主流曲目。
       在此次民乐大赛的颁奖晚会上,《野蜂飞舞》是由各种乐器的获奖选手轮番竟奏的,晚会主持人在介绍这一节目时,也特为强调要向观众展示各种乐器的“炫技性演奏技巧”。在此前少年拉弦组半决赛的赛场上,当主持人问到一位选手要展示什么技巧时,那位可爱的小姑娘说:“我要以过山车的速度与激情向大家展现野蜂飞舞的场面”。在中青年拉弦组的决赛现场,一位大赛评委示范演奏了《卡门主题幻想曲》,其速度之快、操作之熟练,真是令人叹为观止,简直犹如飞速转动的马达,真是太快、太有力了!只是若非亲眼所见,已很难辨别出听到的是二胡的音色了。
       我们的民乐应该是这样吗?应该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吗?
       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曾听有人说这一现象正标示着二胡艺术在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有时代风貌……。但在这次大赛中较多被选手选中的《野蜂飞舞》《卡门主题幻想曲》《流浪者之歌》《引子与回旋随想》《帕格尼尼第五随想曲》……恰恰都是西方音乐家创作于十九世纪的乐曲。难道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民族乐手去演奏西方人创作于十九世纪的作品竟是“与时俱进”、“时代风貌”?此说真是让人越听越糊涂了!
       当然,笔者也并不一概反对民族乐器演奏外国作品、演奏某些带有“前卫”意识的国产作品。毫无疑问,这类曲目的出现,不仅充实了我们的二胡曲库、丰富了艺术院校的教学内容,而且也为二胡演奏技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从某一个侧面促进了艺术院校的二胡教学,提高了年轻一代的演奏水平。但是,笔者认为,这不应该成为主流,尤其是作为对未来民乐事业发展方向必将产生深远影响的全国性大赛,对曲目的选择、评分标准乃至现场评论等,都应该有更准确一些的导向性,而不应该放任选手为搏技而一味地追求更快、更高、更洋,以至于忽略了民族乐器的根本。

更多:

 
关键词: 民乐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条款 | 积分规则和购买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2040803号-7

360图标 征信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