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无论你是否会演奏乐器,也无论工作是否跟音乐沾边,一提到乐器,你首先会想到一个品牌――星海。
1950年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钢琴出自星海,陈列在人民大会堂,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三角钢琴出自星海,社会影响巨大的“星海杯”全国少儿钢琴比赛今年已是第十二届了,而惟一进入国家大剧院用于音乐会演奏的国产钢琴也出自星海。冼星海,曾被毛主席誉为“人民音乐家”,如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星海牌钢琴,已成为中国最知名的乐器品牌。
“事事都有改善的余地,人人都有改善的能力。把已达到的最高标准,作为日常的工作标准。”这是星海人秉承的座右铭,恐怕也正是星海钢琴能够在中国乐器行业笑傲群雄的重要原因。
乐器修理厂改写中国钢琴史
钢琴作为一门能够增进修养、陶冶情操的高雅艺术产品,正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目前,社会上的各种钢琴培训班、钢琴考级炙手可热,不少富裕起来的家庭更是纷纷添置了属于自己的钢琴。然而你可能不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并没有自己生产的钢琴。那时候,达官贵人家庭聚会时演奏的钢琴,全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而中国人制造的第一架钢琴,诞生于1950年,它的制造者就是今天“星海钢琴”的前身、创建于1949年6月1日隶属华北人民文工团的“人民艺术服务社”,1950年更名为“新中国乐器工厂”,即后来的北京市乐器厂。
“工厂最初只是个乐器修理厂,主要修理民族乐器。钢琴是舶来品,厂里只有几个调音师,没有懂得造钢琴的人,当时只能靠把国外样品解体、测绘,然后照猫画虎地做。后来开始翻译国外资料,自己进行钢琴设计。那时候钢琴的产量一年只有几十架,直到改革开放前,年产量也只有几千架。”北京星海钢琴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惠臣告诉记者。
星海钢琴的大发展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时钢琴热在全国升温,社会上对钢琴的需求大大增加,客观上刺激了企业增加生产。1985年,国家计委批准了“星海”的第一次技术改造项目。企业依靠银行贷款,拆掉了工棚式的破烂厂房,建起了现代化的工厂,并从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引进了大量先进的钢琴加工设备。此后,“星海”又接连进行了二期技改,建起万平方米总装楼、引进50余套先进设备,重新设计和改造了12条生产线,产能扩大到5万架,一座现代化的钢琴生产基地初具规模。
最让赵惠臣感到自豪的是2003年“星海”乔迁新居。“过去受环境所限,我们的工艺改造都是一些修补式改造,借着这次搬迁,星海把原先分布在北京各处的加工点、技术工艺等全面整合,来了一次技术、管理的全面升级。向演奏型精品钢琴迈进,正成为星海钢琴的新目标。”赵惠臣告诉记者,过去“星海”的库房也跟很多企业一样,分为原材料区、半成品区、成品区等,由总公司统一管理,货品经常在库房与各分厂之间运来运去,却没有产生任何增值。为了避免这种无谓的浪费,搬迁之后,公司决定原材料从一进来,就归到各分厂自己管理,只有产生增值才允许移动,从而大幅提升了企业效益。
引进洋教头带来技术更新
从当初一个不足20人的小厂,发展为如今钢琴生产能力中国第二、世界第五,星海钢琴无疑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谈到星海的成功,总经理赵惠臣认为:“始终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是星海得以迅速成长的关键。”
赵惠臣所说的开放心态,主要指的是引进西方人才和开展对外合作。
在星海集团的发展历程中,有一个外国人功勋卓著,他就是德国钢琴制造大师劳瑟・切尔先生。上世纪90年代,“星海”在完成了两次技术改造后,新厂房盖起来了,先进加工设备引进来了,产品设计落后的问题开始凸显。考虑到钢琴毕竟来源于西方,因此公司决定从国外高薪聘请设计人才。经过多方寻访,曾先后在德国、韩国、俄罗斯等国钢琴厂工作,既有钢琴制造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又有着丰富管理实践经验的切尔先生,成为了“星海”的新任副厂长兼总工程师。
“切尔的到来让星海人在观念上发生了巨大变化。”赵惠臣回忆说,比如过去国内制作钢琴的音板框,采用的都是松木。这是因为当初仿照的国外钢琴用的就是松木,也讲不出什么道理。切尔则指出选材不对,因为松木质地太软,不利于绷紧琴弦,音效不好。切尔不仅自己是个全能人才,会设计、会施工,还会操作,也要求技术人员个个成为多面手。在他看来,只有首先了解钢琴制作的各个环节,才能在专业上有进一步提高。切尔的时间观念更是让星海人印象深刻。过去乐器行业属于小生产,工人干活习惯前松后紧,不利于产品质量的稳定。切尔则要求排出工作进度表,每天检查,完不成任务者坚决撤换,从而彻底改变了懒散的工作风气。目前“星海”在产品设计上的技术骨干,大部分都出自切尔门下。
此外,星海还与日本河合乐器制作所展开技术合作,聘请日本专业技师担任厂里的技术顾问,长期驻厂进行技术指导,并通过举办技术讲座、实际操作演示等方式,全面提升了员工的工艺水平。近十余年来,星海连续十余次获得国内各类大奖和金奖,5次获国际技术质量奖和金奖。
与文化结缘让星海更添彩
走进位于通州区次渠“北京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的星海钢琴基地,抬眼望见的是立式钢琴式样的银灰色办公大楼。一层的展示大厅陈列着各种款式的钢琴,就连前台的接待桌,也被打造成一架三角钢琴的样式。在这里,处处感受的是一种浓浓的文化氛围。
在星海钢琴厂的成长过程中,伴随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和感人故事:延安鲁艺的渊源、星海商标的来历、世界最大钢琴的问世、克莱德曼题字星海钢琴、“星海杯”全国少儿钢琴比赛、迎香港回归百架钢琴大合奏、外国首相弹奏星海钢琴,以及我国领导人用星海牌钢琴作为出访的国礼等等,这些无不丰富着星海品牌的文化内涵。其中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当属“星海杯”全国少儿钢琴比赛了。
从1985年开始至今,每两年一届的“星海杯”少儿钢琴赛迄今已经是23年了,这项由星海钢琴厂与中央音乐学院联合举办的赛事,早已从北京市的地区性比赛,发展成了全国最具影响力的钢琴赛事。历届比赛推出的获奖选手,都代表了我国少儿钢琴演奏的最高水平。近年来,在不同类型的国内和国际比赛中获奖的中国小选手,很多都是“星海杯”钢琴比赛的佼佼者,这也让“星海杯”少儿钢琴赛在国内的影响越来越大。
有“浪漫钢琴王子”之称的理查德・克莱德曼来华演出时,在弹奏了一架星海三角钢琴后称赞有加,并在钢琴上签字留念,这架具有纪念意义的钢琴后来被某酒店以58万元的巨资购走,在当时引起轰动。
香港回归是20世纪中国载入史册的一件大事,星海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展示自己。1997年1月1日上午,北京天坛祈年殿,在著名钢琴演奏家石叔诚的带领下,百名琴童一起奏响了《金龙狂舞》,迎新春庆香港回归,场面蔚为壮观。演奏现场百架漂亮的星海钢琴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演奏会后,许多人纷纷来厂争购钢琴,以留做香港回归的永久纪念。
“钢琴产业的繁荣,离不开教育文化的兴盛以及国民生活的富足。”作为星海的掌门人,赵惠臣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积极支持文化事业的发展,是星海的一贯主张与行动。与文化结缘、与音乐结缘,也为星海品牌增添了一道道金色的光环,不断丰富着星海的企业文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