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发往古巴两个集装箱的货,价值430万元人民币。手里还压着1000多万元的定单,产能上不去。”这些天,平谷东高村镇华东乐器厂负责人刘云东有些着急。
足有800平方米的提琴总装车间里,东部一个区域,20多排带脚轮的架子上挂满了刚刚油漆完的小提琴,散发着桐油的清香;中间到西边的区域,近百名工人在各自岗位上紧张地劳作着。
装琴弦的、安琴马的,打磨琴颈的,有条不紊。
华东乐器厂目前是国内最大的小提琴生产企业之一。在这个厂里工作的700多名员工,包括刘云东在内,以前都是当地拿镰握锄、同土坷垃打交道的农民。
东高村农民30%收入来自制琴
47岁的郭兰珍拿一块裹着细砂纸的木条,仔细地打磨一把大提琴的琴颈,细细的木屑在穿过宽大玻璃窗的阳光下纷纷扬扬。透过口罩,郭兰珍告诉记者:“我是赵庄户村的,在这里工作14年了,像城里人一样每天骑车准点上下班,一年下来,连奖金能挣到两万多元,种地种不出这么多。”
像郭兰珍一样,在平谷区东高村镇有3500多名农民从事提琴产业,每年带来7000多万的收入。“东高村镇原是农业大镇,农村人口3万左右,在华东乐器厂的直接带动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制琴业已成为镇里的主导产业。目前,镇上能够独立制琴的企业已有4家,许多农户成为了提琴零部件的加工点。全镇从事制琴产业的农民人均月收入1200元,农民30%的收入来自提琴产业。”东高村镇政府办主任贾春旺说
东埝头村是刘云东的老家,来到村口,一个颇具规模的院子里,44岁的刘云峰站在一个窗台前,用凿子处理一个毛坯琴头,白茬的枫木质地上布满毛刺。“先用电锯下料,然后用凿子刻形,最后打磨,我专门给厂子做琴头。”
这个院子是原来的村委会废弃的办公地,刘云峰租下来,办了个小型的提琴配件厂,雇了20来名工人。问起他的收入,刘云峰只笑不答,来了句:“反正比种地多得多。”目前,东埝头村300多户人家,有三分之一做提琴配件。平谷提琴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平谷产桃,已是名声在外。可是走出国门,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不知道平谷有桃,只知道平谷产小琴。漫步巴黎五光十色的卖场,徜徉马德里琳琅满目的琴行,拿起一把小提琴,看商标,十有八九印着“Madein China”,而“Chi-na”在这里基本可以等同于平谷东高村镇。这个20年前不谙丝竹的山沟,如今每年的提琴产量竟然占到了全球的三分之一!
上世纪80年代末,东高村镇南埝头村,一个叫刘云东的青年,在技校上学时迷上了小提琴,梦想着自己制作小提琴。1990年,津京两地不少乐器厂,因体制改革面临倒闭。刘云东瞅准了这些老厂的品牌和技术优势,三顾茅庐,从北京星海提琴厂请来制琴大师戴洪祥,虚心求教。
有了戴大师的悉心指点,刘云东的提琴作坊渐渐走上正轨。1993年,他开始只身前往广州推销自己的提琴,每次背上两把大提琴和20把小提琴,可以卖到7000元。寒来暑往,慢慢有了名气,刘云东的琴开始走进了北京、上海,乃至法兰克福、纽约的乐器订货会。
如今他一手建立的华东乐器厂,年产提琴17万把,还在美国设立了分公司,每年能接到国内外几千万人民币的订单。仅西班牙,每年就有500万元出口额。韩国市场上的一半提琴都是来自华东乐器厂。
造琴业耗能少,无污染,适合山区发展。平谷区政府把提琴制造作为重点产业来扶持,制定了引导农民进入该行业的支持和鼓励措施,出资对农民进行提琴制作培训、对从事提琴制作的工人进行免费体检等。优惠的扶持措施,调动了农民从事制琴业的积极性。
在东高村镇,农民经过严格的培训指导后,生产提琴的部件分散到农户,按专业化组织生产,公司则作为龙头进行组装和销售,成品销往国内外市场。
如今,东高村镇4家较大规模的乐器制作厂年产提琴25万把,销往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南美以及东南亚50多个国家和地区,真正成了闻名世界的“提琴之乡”。
东高村要做“音乐之乡”
提琴闯出了名堂,东高村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它做大做强。提琴本身是高雅艺术的载体,自然需要一个适合的文化环境呵护它。东高村镇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让小提琴作为桥梁带动更多的产业!”东高村人决定发挥提琴产业的辐射作用。
旅游和文化,在东高村人手中找到了完美的结合点。
早在1997年,东高村人就开始打造“提琴之乡”,“鸡犬相闻、凿锯和鸣”的“序曲”成为平谷一道独特的风景;2000年,东高村人将提琴产业延伸,提出建设“乐器之乡”,带动了相关乐器的生产与销售。如今,东高村人筹划着将简单的乐器制造,“升级”为文化产业,勾画出未来“音乐之乡”的蓝图。
今年夏天,镇上请来了常年使用东高村提琴的西班牙克斯欧弦乐团,在平谷区影剧院举办音乐会。手中发出如此空灵曼妙乐音的提琴,竟然就出自这个小镇,出自面前这些朴实农民粗糙的双手,令这些西班牙乐师觉得不可思议,连连称奇。“奇闻”共赏,口口相传,不少城里人也特地来到东高村镇,为休闲度假,更为一睹“山沟提琴”的传奇。
现在的东高村镇不再“造得出琴、拉不出声”了。仅华东乐器厂就有一个10人左右规模的“乐团”,他们从城里请来老师,反复研习,如今已小有名气。镇里有四五十个农家孩子从小就接受正规的提琴训练,他们中有不少已经考过了八级。这些快乐的“小音符”将来定会谱写出“音乐之乡”的华美乐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