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其钢(左)在上海交响乐团与欧洲作曲家交谈
与上海交响乐团排练了一天8位法国作曲家的新作后,青年指挥家张艺感慨道:“真是‘奇妙的和谐’啊!”明晚,这些作品将在上海大剧院举行的“感受上海呈现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音乐征集启动仪式暨“外国作曲家写中国”音乐会上首次上演。
去年“上海之春”期间启动的“外国作曲家写上海”活动,计划到2010年,每年都有一批外国作曲家来沪采风和体验生活,以中国的民族乐器或民间旋律创作一批新作。去年,“上海之春”组委会与法国电台现代音乐节合作,邀请了8位法国作曲家来沪捕捉创作灵感。一年之后,他们的作品由乐队转化为乐声,明晚,听众不但将听到这批新作,而且还可以用自己的评判,来决定这些作品的排名。
该活动中方艺术总监、旅法作曲家陈其钢说:“经常在国外听到中国演奏家或选手演奏欧洲作品,觉得这不但是学习和交流,而且是西方音乐的一种传播方式。所以就萌发了这个念头,邀请外国音乐家用自己的创作,来表现我们中国的音乐。”8位法国作曲家来到上海后,不仅是观光者,更是一位体验者。在上海民族乐团的排练厅里,听了一首首中国乐曲后,作曲家们找到了创作动机和素材。有意思的是,8位作曲家只选择两种乐器谱写乐曲:二胡和唢呐。
8部新作品的标题各式各样,主题却围绕“中国”“上海”,选用的音乐素材也离不开《茉莉花》《四季歌》《紫竹调》等人们熟悉的民间曲调。作曲家克里斯托夫・马拉特卡听了唢呐演奏后,便迷上了这种从未见过的管乐器。为掌握乐器的音色,他特地到唢呐演奏家胡晨韵的家里泡了半天,一年里还通过邮件进行交流和学习,居然创作了唢呐协奏曲《上海》。
第一批外国作曲家“写上海”的硕果马上就要展示了。第二批作曲家昨天也来到了上海,开始采风和体验生活。他们是4位挪威作曲家和4位丹麦作曲家。“上海之春”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个活动已引起各国音乐界的关注,法国电台现代音乐节和北欧作曲家联盟投入巨大精力组织优秀作曲家来沪,并且承担了全部的委约费和部分旅费,其他国家的音乐机构也纷纷要求参与,目前初步拟定,明年将来沪采风的是加拿大作曲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