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乐器厂招聘一名技术员,待遇优厚,引来不少大学生竞相应聘。大多数人谈条件、问待遇,只愿意做管理,不愿从基层做起。经过初选淘汰后,留下4人与厂长见面。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厂长既不出题考试,也不分别谈话,而是让他们到一片竹林中选一根能做成笛子的竹子。
来到竹林,大学生们按照各自的想法开始选择竹子。有的人觉得圆润的竹子做笛子,声音也圆润;有的人认为光洁的竹子做笛子,能够始终光洁如新;有的人觉得现代人喜欢秀气,秀气的竹子做的笛子能够畅销;有的人认为笛子要经常吹奏,应该结实些,新竹子太嫩,不够结实,该选老竹。当他们把自己选的竹子拿到厂长面前时,厂长既不表示反对,也不表示赞同,而是把他们带到制笛车间,用他们各自选的竹子做成笛子试吹。这时,大学生们发现,圆润竹子的笛子声音并不圆润,光洁竹子做的笛子声音发涩,秀气竹子做的笛子音色浑浊,只有老竹做出的笛子,吹出的声音圆润清脆,悦耳动听。厂长意味深长地告诉他们:“一年的竹子,未历寒冬,虽然看着不错,但做成笛子,不但音色差,而且经不起吹奏,容易出现裂痕,虫子也喜欢蛀,这样的笛子不是真正的笛子,只是钻了孔的竹子而已。只有经历严冬,"风刀霜剑严相逼",竹子的质地才变得紧密结实,不管你轻吹急奏,它都不变形、不走调。做竹子不难,但想做一根能做笛子的竹子,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俗话说得好:“咬得菜根,百事可成。”但是,实际生活中,许多人生活上贪图享受,工作中拈轻怕重,不愿意俯下身子干工作,更不愿吃苦,就如同当年生成的竹子,看起来可能很漂亮、很秀气、很光洁,却做不成“笛子”,成不了大器,充其量只能做个柴火、当个杂物,既偏离了人生的理想,也实现不了自身的价值。实践证明,彩虹总在风雨后,扑鼻梅香来自霜雪苦。只有经受艰苦的磨砺,才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栋梁之材。
青年官兵成才的路并不平坦,就让我们从做一个可做成笛子的竹子开始做起吧。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