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潍坊日报报道 在鸢都街头,人们都会看到身背画夹、手提画箱、成群结队的艺考生。这些来自不同地方、怀揣大学梦想的莘莘学子,在成为人们视野里风景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深深的思考:千军万马齐挤艺考“独木桥”,究竟有多少人能金榜题名?而圆梦后的就业路又在何方?这些无疑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和关注的焦点.
考试:“捷径”变成“独木桥”
据山东招生主管部门发布的消息,2007年,山东艺术类专业考生报名人数达16.9万余人,较往年有近万人的增长幅度,按照招生主管部门的预测,将有三到四万考生顺利考入艺术类院校深造,艺术考生之间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我省教育界有关人士认为,如今的艺术考试已从原来的考试“捷径”逐渐变成了“独木桥”,如果考生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想通过如此激烈的艺术考试,竞争难度将越来越大。据省教育招生院公布的数字,去年我省艺考本科录取率首次低于普通高考:艺考本科录取率为24.6%,而山东省去年普通本科的录取率为25.9%,艺考这座“独木桥”越来越难挤。有人说,艺考是比高考“独木桥”还要难走的新“蜀道”。在潍考美术专业的艺考生小李告诉记者,她已连续两年参加艺考,都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录取。陪同小李考试的母亲一脸的无奈,她告诉记者:“当初让孩子选择学艺术,就是因为她文化课成绩不理想,考文理没把握,没想到这艺术考试又变得这么难。”一个时期以来,因为艺术类高考文化课分数相对较低,许多中学便将文理科成绩一般的学生转入“艺术班”。日前,记者在艺术类考场外同一些家长交谈,许多家长认为,报考艺术类专业是文化课成绩较差的学生走进“象牙塔”的一条捷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儿子是一年前才转入美术班的,先前没有任何美术功底,他们全家人原本希望儿子能通过这条捷径拿到本科学历,然而今年的艺考热令他们感到有些后悔,面对人潮涌动的艺考大军,张先生失望地说:“没想到这条捷径如今也变成了‘独木桥’。”
就业:市场饱和藏风险
其实,变成“独木桥”的还有就业路。采访中记者发现,大多数艺考生都有这样一个心理:先考上大学再说,至于就业那是以后的事。很显然,他们对就业的风险没有足够的认识。在富华国际展览中心艺考报名处,一位来自淄博的考生家长对记者说:“自己陪孩子来考试,主要是照顾孩子的住宿饮食,让她心神气定多拿几个专业证,考上一所理想大学。至于就业,还没有考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近年来,随着艺术类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长,使得该类就业市场呈现饱和状态。从总体上看,一方面艺术专业对口的就业渠道少,使得就业人数有所限制;另一方面,因为艺术类行业的特点,对人才要求较高,部分学生毕业后不得不面临就业难题。据了解,现在一些大二、大三美术生的家长,已开始对孩子的就业前景担忧。因为几年下来,为了应付高昂的学费,许多家庭都是倾其所有。孩子大学毕业后,能找个理想的工作,父母心里才算平衡。所以,一些家长不得不提早下手,投亲奔友,广开门路,为孩子的就业而奔波忙碌。“日渐壮大的艺考大军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就业风险。”一位负责招生工作的人员如是说。
专家建议:慎重选择 从长计议
据业内人士讲,由于艺术类院校对文化成绩的要求低,多数学生把参加艺术类考试作为上大学的捷径。但从发展前途上讲,艺术类大学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考生,而且攻读艺术类大学要花费大量的财力,因此,有意往艺术领域发展的考生应慎重选择,三思而后行。对此,专家建议考生要从长计议,认真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切莫费时、费力、费财,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自3月1日开始艺考以来,潍坊城区大街小巷到处可以看到背着画夹,扛着乐器的考生和家长。为了提高命中率,大部分艺考生不但在潍坊报考多所院校,而且不辞辛苦奔赴济南、青岛等地报考其它省外院校。因为他们背负着自己的梦想、背负着家长的期望。但愿他们能够顺利实现自己的梦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