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琴是很精密的乐器,其2000多个零件都必须结合得毫厘不差,否则就会有杂音或音准不对。中国从1958年制造出第一架竖琴至今,已经过去了将近半个世纪。目前国内竖琴制造力量分散,而且圈子愈加狭小,几乎后继无人。
本报记者吴丹发自上海本报摄影记者任玉明
跨进上海音乐学院校门,往左穿过一片树林,是一片低矮、稍显破旧的厂房――半个世纪以来,这里一直是上海音乐学院乐器工厂的所在地――这里不但是中国第一把小提琴和竖琴的诞生地,也是中国目前唯一有能力生产竖琴的厂家。
但这几天,满地的尘土和几件遗留的桌椅取代了往日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为了音乐学院新门的改建,乐器工厂从汾阳路搬迁至闵行区。这让进厂13年的工人师傅刘兆军非常担心,由老院长贺绿汀从上个世纪50年代建立起来的乐器工厂,也许会从此面临边缘化的危险。
第一架竖琴的诞生
竖琴被爱尔兰人喻为“天使演奏的乐器”,18世纪开始应用于西方管弦乐队,是乐队中唯一的拨弦乐器。现代竖琴的模式,则沿袭自法国钢琴制造家S.埃拉尔1810年的设计。
中国的小提琴制造始于1935年,钢琴始于1950年,而竖琴则在1958年。上海音乐学院1957年筹建管弦乐系的竖琴专业时,从德国请来了专家和教授,却没有用于教学的竖琴。“当时一架进口竖琴就要8000至1万美元,相当于几架钢琴的价格,全部靠进口肯定不可能。”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华天i说。时任院长的贺绿汀和副院长谭抒真提议,乐器制作室(成立于1950年)同时负责研制国内竖琴。这个任务,交到了技师李良才和他的学生戴闯手中。
曾学过小提琴的戴闯,深知一件好乐器对于演奏者的意义。接到任务时,他已转向乐器研究多年,并制作了3架钢琴,“但是关于竖琴制作,我们连一点基础资料都找不到。”戴闯与李良才平日要完成钢琴与小提琴的制作,只有抽出晚上时间收集整理一切相关资料,“那时听说德国有一本叫《竖琴制造》的书,千方百计托人到国外买,等了很久,拿回来一看全是广告,只有几页有机械部分的结构。”
没有详细资料,当时上海也只有一架竖琴可供观摩。“当时上海交响乐团有一架法国竖琴,北京总政歌舞团有一架,长春电影制片厂有一架,相当少。”戴闯带着相机,坐火车去北京看了两次竖琴。
“这些琴都不能拆开,我们就打着手电筒看,用尺子一点点量每一处的距离和大小。”戴闯靠着钢琴制造的经验,摸索竖琴共鸣箱的内部结构,然后拿着自己绘制的图纸,请同济大学的教授计算踏板和变音传动机件装置的规律和方式。技师们唯一能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就是上海交响乐团的法国竖琴偶尔出现故障,大家可以边换零件边揣摩结构。研制过程中,一位木工师傅在上海音乐学院仓库里翻出一架上世纪20年代的英国竖琴,“虽然它已经完全不能用了,但可以供我们做更深入的研究。”
1958年底,国内第一架竖琴研制成功。德国竖琴专家施瓦兹面对这台由上海音乐学院造出的琴感叹不已:“没有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很难想象能造出这样一架竖琴。”为了让其更臻于完美,戴闯和老师李良才遵照施瓦兹提出的意见,又修改到1959年,才正式让竖琴面世。此时,北京星海乐器工厂研制的竖琴也几乎同步完工。
中国竖琴制造的兴衰
“今天,我们使用的竖琴制作图纸,还是来自戴闯老师当年绘制的草图。”刘兆军说。从1959年第一架竖琴面世到今天,中国竖琴的发展和研究与小提琴、钢琴相比,速度极为缓慢。
戴闯回忆,中国竖琴制作曾在1959年至1963年间迎来一个高峰:整个上海音乐学院乐器工厂有30多个工人,做竖琴的就有七八个人,还源源不断地有经验丰富的金工和木工师傅加盟。但“文革”开始后,竖琴制作人员一个个解散,被当做“反动学术权威”的戴闯只能去修理钢琴。1972年,上海音乐学院招收了一批中专生,才逐渐恢复竖琴的队伍。
“但这个时候,我们要再发展已经比较艰难了,我也错过了最好的年华。”戴老说,当年日本竖琴演奏家和乐器专家们曾到上海音乐学院参观,“他们开始是端着相机,后来是拿着我们从没见过的摄像机拍,把所有流程全部记录下来。”中国竖琴制作陷于停顿时,日本又风风火火地派人到德国、美国、意大利等国考察研究。上世纪70年代,日本有了本国的竖琴。
“现在,日本竖琴制造的技术和工艺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准。”刘兆军说,因为竖琴的需求量小,今天世界上生产竖琴的国家只剩下美国、意大利、德国、日本和中国。与中国全手工化操作不同的是,这些国家的竖琴生产都像汽车生产一样,拥有全电脑化控制的标准零件生产设备,拥有规范的行业化操作。价格上,国外竖琴卖价为人民币25万元至40万元,而中国为四五万元。
据估计,全球一年竖琴的生产量大概在200架左右。而2005年上海音乐学院的生产量为36架,创历史最高――这些琴多为国内私人购买,一些是学琴者,一些则是学校乐团,只有相当少的客源来自海外。在中国,一架竖琴的制作流程将耗费四五个工人一个月的工时,这种收益跟提琴、钢琴、古筝等乐器的大批量生产和销售相比,无疑是缓慢的。
多年前,北京由于缺乏固定的专业人员,放弃了竖琴制作。全国能生产竖琴的,只留下上海音乐学院乐器工厂。而近年,南京一家私人生产竖琴的厂家开始出现;美国也有私人企业家入驻中国,小范围地生产小型竖琴。
“竖琴虽然古老,却若是很精密的仪器。它的2000多个零件都必须结合得毫厘不差,否则就会有杂音,或音准不对。一架竖琴,就是一个集体智慧和创作的结晶。”戴闯说,目前国内竖琴制造力量分散,而且圈子愈加狭小,几乎后继无人――竖琴制造不但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识底蕴,还需要耐心和钻研精神。
现在的戴老,每日埋首于工作室研制琴弦,其经费也来源于自己平日修理钢琴所得的酬劳。“竖琴我做不了,但研究我还要搞。”曾有来自新加坡、南京、深圳的私人企业请他去指导生产竖琴,都被他婉言相拒,“他们谈到最后都是问,一年能产几架?收益有多少?”
对于乐器工厂的技师们来说,上海音乐学院拥有那么多年积累的技术、经验和人才,他们就希望这里继续钻研下去。一旦力量分散到各地,冲着经济效益而去,中国竖琴的技术和质量很难有长进。美国每年的竖琴大会,以及两年一届的世界竖琴大会上,从来没有过中国竖琴的身影,这也成为国内竖琴制作者的遗憾。
戴老的心愿是,寻找一个合适的接班人,把自己毕生研究的心血传递下去。他想做一些小型竖琴供更多的孩子入门学习,或是将大琴出租给年长的爱好者们,以培养更多竖琴人才,来良性带动竖琴的工艺技术。他相信,中国绝对有实力在工艺上、技术上完善竖琴,等到这一天,也就是中国竖琴跻身世界竖琴大会的日子。
“就算没有我们,一定还会有人继续这个事业。毕竟,中国竖琴制造的市场已经打开。”戴老笃定的声音回荡在狭小的工作室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