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凭海临风的大连现代博物馆中,古琴的袅袅清音徐徐弥漫……年仅6岁的琴童刘传智在演奏千年古琴曲 《长相思》。那琴声时而如行云流水,时而像松涛细语,时而若百鸟争鸣。这是记者在庆祝大连古琴研究会成立“古琴名家名曲赏析会”上欣赏到的精彩一幕。“古琴名家名曲赏析会”是一次公益性文化活动,300多位大连古琴爱好者闻讯赶来参加活动。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琴会副会长李祥霆以及辽宁省古琴研究会会长顾泽长、著名青年演奏家朱默涵分别为广大乐迷演奏了《梅花三弄》、《忆故人》、《高山》、《流水》、《幽兰》等经典古琴曲目。据介绍,在学会中研习古琴的虽然只有50余人,但大连市古琴爱好者却多达千人。据了解,一些大连古琴爱好者时常雅聚,一边抚琴,一边即兴吟诵古典诗词。以琴箫抒古人文采之精华,情感之至诚。取唐诗、宋词佳句为题,即兴成曲,颇有雅趣。
古琴又称瑶琴、素琴,是世界上最早的弦乐器,已有4500年历史。我国现存150部古琴琴谱、3000多首琴曲。古琴不仅具有艺术性,而且具有文学性与哲学性。其造型古朴、音韵高雅。古琴的弹奏法、记谱法、琴史、琴律等早已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被称作“琴学”。古琴的文化价值已被世界公认。2003年,古琴继昆曲之后,成为我国第二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古典艺术。
在“古琴名家名曲赏析会”上,李祥霆教授还为大连古琴爱好者举办了专题讲座《古琴艺术的传统与现代》,希望更多的朋友走近并了解古琴艺术。祖籍辽宁的当代著名古琴演奏家李祥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只有几个文人在书房里弹拨古琴,古琴艺术在当代就会失去生命力。因此,培养大量的爱好者才是弘扬古琴艺术的关键。大连市古琴研究会会长徐横夫认为,古琴艺术不是高不可攀,而是高而可攀;不是深不可测,而是深而可测。当代人可以不喜欢古琴艺术,但不能不知道古琴艺术。因为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宝。然而,在当代,古今中外的乐器琳琅满目,音乐类型丰富多彩,从远古走来的古琴艺术已曲高和寡。那么,在大连,为何古琴艺术能够觅得众多知音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古琴艺术与大连颇有渊源。大连金州古琴音乐已被列入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在金州源远流长,从山东传至大连金州已有150年之久。并且形成了讲求以气运指、高远沉雄、平和苍古的地域风格,具有北方古琴潇洒雄奇之美。古琴音乐在我国有多个分支,大多分布于南方,金州古琴音乐是长江以北唯一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项目。33岁的姜苇是金州古琴第六代传人,他不仅致力于挖掘和整理古代琴谱,而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作古琴新曲,比如:《惠凤引》、《月下独酌》、《西霖铃》等。姜苇认为,古琴艺术要发展,但不能任意地改变它自身的艺术规律,一定要在保护和继承的基础上来谈发展。10年来,他一直热衷于古琴的继承、发展与传播,他亲自教授的古琴爱好者已逾百人,其中既有少年儿童,也有白发老翁。
多年来,大连在古琴演奏、作曲、古谱发掘、古琴制作技术等领域都进行了有效传承。同时,大连一些公共文化设施也为古琴传习提供了便利条件。大连图书馆白云书院内的“依仁堂”就是按照古代琴馆样式建造而成,多年来一直无偿提供给古琴学习者使用,意在扶持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发扬光大。大连一些文化场馆还不定期举办古琴艺术讲座以及音乐会,为大众提供走近传统艺术的机会。大连市古琴研究会的成立,更有助于古琴艺术在大连的传承与发展。记者从大连市古琴研究会获悉,研究会不仅会定期邀请国内古琴名家前来讲学,而且将通过电视媒体,以文化讲座、古琴音乐赏析会等形式,更广泛地传播古琴艺术。
在大连,古琴艺术重返当代生活,一些乐迷甚至尝试将古琴音乐与现代电子音乐进行巧妙融合,进行音乐创作。但更多的古琴爱好者则是为了陶冶性情,追寻一种清幽淡远、返璞归真的境界。一位年轻的古琴爱好者对记者说,她已学习古琴两年,虽然古琴演奏技法不易掌握,但她依然兴趣十足,因为现代人学习弹奏古琴,有利于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对调节身心很有好处。从事金融工作的李先生坦言,他虽然不会演奏古琴,但一直非常喜欢古琴音乐,他说他与琴友们一样,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扶持大连的古琴艺术,让古老的艺术之花为建设现代文化名城锦上添花。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