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誉归来,张可法带着范煊赫、李峥两名学生在石河子市八毛家属区的文化活动室里进行了汇报演出。精彩表演让市民称赞不已。
这两名学生正是今年8月,在全国青少年艺术英才总决赛中获得特别金奖和金奖的孩子。张可法因此获得“星星火炬”艺术英才葫芦丝专业小学组、初中组优秀园丁奖。说起学习吹奏葫芦丝的往事,张可法的思绪又回到了年轻时代。年轻时,张可法是兵团农八师143团20连的一名农工。每天放牛,赶车。因他从7岁起就会吹笛子,团场只要有文艺表演就会找他。上世纪80年代初,石河子热电厂招工,因有文艺才能,他被特招进了工厂。“休息时,别人抽烟、打牌、闲聊,我就吹笛子。”张可法说。笛子不离身,只要吹一曲,他就会觉得精神百倍。
1996年,他无意间听到了一种特殊乐器的声音。“那声音太独特了,柔柔的,听上去让人陶醉。”当时还叫不出这个乐器名字的他,下决心要学会它。那时,他一个月工资只有400元钱,但他却从云南一家乐器行邮购了一个价值800元的葫芦丝。有了乐器,他开始边自学、边向云南老师请教不懂的问题。为了弄懂颤音、换气等技法,他常常往云南打长途电话。一个月下来,他的长途话费有时达到100多元。两年前,他退休了,有了更充足的时间学习葫芦丝吹奏技艺。他找来云南少数民族的一些曲子,自己重新谱曲,融进葫芦丝特有的颤音,让曲调更具民族风味。
吹葫芦丝11年,他吹坏了10多个葫芦丝。去年,张可法参加了石河子市电视台举办的“民星大擂台”比赛。表演时,他穿上了自己设计的少数民族服装。他的演奏水平得到专家的肯定,并三次蝉联冠军。去年4月,他又参加自治区音乐家协会举办的“韦伯尔”杯竹笛、长笛、葫芦丝专业大赛。初赛,他获得石河子赛区第一名,复赛取得了全区第二名的好成绩。溢美之词向他拥来,他被称为“葫芦丝王”。自己的水平高不算啥,让更多的人来学习和了解葫芦丝才是最重要的。张可法这样想。
张可法收学生有个规矩:“带学生不是为了挣钱,家里条件不好的好苗子,不给钱也教;有的学生不是那块料,给多少钱都不收。”截至目前,他一共带了120多名学生,最小的6岁,最大的63岁。他最得意的学生范煊赫、张宇、李峥,在国家文化部等多家单位主办的第四届“星星火炬”中国青少年艺术英才推选活动中,分获特别金奖、金奖和银奖。今年9月份,石河子市一小区的张先生,突遭车祸,下肢失去知觉,对生活失去信心,性格变得孤僻。“我免费教他吹葫芦丝,小张变得开朗了。”张可法表示,一定要将这个残疾学生教到能上台表演。
为了让更多人欣赏到悠扬的葫芦丝音乐,今年夏天,张可法将《一个美丽的传说》、《渔歌》等12首曲子录制成了CD。“这算是对我自己演奏水平的一个总结,我打算将这个CD赠送给朋友以及喜欢葫芦丝音乐的人”。石河子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徐吉祥说:“我听了张可法的CD,很有水平。如果他今后能用葫芦丝演奏新疆少数民族的歌曲,对新疆民族音乐将是一种推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