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沈阳日报报道,2月27日,北京产权交易所宣布1000个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被使用过的缶将于3月8日打包拍卖,而且每个缶都具有在开幕式“缶阵”中独一无二的特殊编号。这1000个缶的拍卖工作分为两部分,分别是现场拍卖和网络竞拍。其中现场拍卖的数量为910个,3月8日进行首次现场拍卖会。现场拍卖中,10个缶一包的起拍价为每包1.1万元至1.3万元。此外,还有20个、30个、50个缶一包的,合计53个标的。据悉,2000多个奥运缶当初的制作总价是800多万元,单价约4000多元。起拍价只是制作成本的1/4。
不过奥运缶的处置并非全部拍卖,本月初就有130个奥运缶分别捐赠给了31个省区市,将由各省区市政府及文博部门永久保存,并择时展出。
上午十点,拍卖准时开始,北京产权交易所3层大厅坐满了439个买家,这也是奥运物资拍卖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10时14分,第一包10个奥运缶拍卖正式开始。当主持人报出1.3万元的起拍价后,现场买家展开了近百轮的竞价,15分钟后,来自山东潍坊的347号买家以70.6万元竞得该标的,折合每个缶7.06万元。李滨还在此后竞得了一个50个缶一包的标的,这样他也拥有了60个奥运缶。随后,第二包10个奥运缶以55.5万元拍出,第三包10个锁定在55.6万元。第一组50个一包的奥运缶成交价为204.5万,第一组20个一包的缶成交价89.4万。网络竞拍将在3月13日进行,90个具有特殊编号的缶都是单个竞拍。
拍卖过程中,还上演了动人的一幕。拍卖师在拍卖开始前向大家介绍了一位特殊的竞买人――南京夫子庙小学。这座具有百余年历史的小学斥资3万元,希望能拍到奥运缶,但因为昨天拍卖叫价较高,学校代表副校长袁方未能有机会举牌。而昨天用52万元拍得第五个标的的156号买家苏女士当即表示,他会赠送两个缶给夫子庙小学。
根据北京奥组委相关规定,最终获得奥运缶的买家必须保证不出租、不炒作奥运缶,再次转让奥运缶时不能做商业宣传。而据相关专家介绍,奥运缶的保存也有不少注意事项,由于材质的关系,奥运缶不可能像金属质地那样坚固,因此最好放在室内妥善保存。另外要防日晒、防止硬物击打,存放时最好把电瓶拿出来,对于缶上安装的LED灯要注意防止静电,缶的内部框架最好进行防锈处理。另外开关电线电路也要及时检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