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小提琴  吉他  笛头  双簧管  电钢琴    长笛  钢琴  古筝  乐器展 
 
首页横幅商城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音乐报导资讯 » 正文

触动心灵的音乐课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上海乐器网  作者:贵州音乐教育网  浏览次数:136

    当我踏上去银川的火车,我的心情是如此激动不已,有幸能参加这样大型的全国性的交流课对我来说是非常不易的,我要感谢省教科所的黄老师和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银川的人非常纯朴热情,看到他们热情洋溢的笑容,让人顿生亲切,干净的城市,清新的空气,让我一下子喜欢上了这座城市。  
    听课第一天,来到大礼堂,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全国性的音乐教育方面的活动,看到来自全国各个省市区的老师和领导们,觉得自己是多么渺小。这次活动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往届全国优质课的一等奖获得者的示范课,二是全国部分学校的交流课(上课时间只有20 分钟左右),三是专家的点评和专家与老师们的互动环节。 
    在观课、交流与互动中,我从心中深深地发出感叹:原来音乐课可以这样上!……音乐课确实应该这样上!原来深埋在心中的许多音乐感觉一下子被唤醒了,在新课程中音乐课上所存在的迷茫、模糊的认识一下子清晰了,思想的触动,视野的开阔是我此次银川之行最大的收获。具体有以下几点感受很深: 
    1、教师的教学观念新,突出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作课教师的教学设计特别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音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体现了音乐来源于生活的理念。教师在课堂上激荡着积极创新改革的精神,每一位教师都在试图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并在教学中渗透合唱教学。唱歌课以《我的小绵羊》一课给我印象最深刻,教师以游戏的形式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模仿唱准小羊的叫声“fa  mi”,让学生初步体验进入合唱的感受,开始上课之前我看了这位老师的教案,着实为他捏了把汗,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唱歌教学就渗透合唱的感受,这样设计是不是太难了呢?虽然这节课上完之后超时了10 多分钟,但是我认为他的教学理念非常新颖,尤其是他设计的图谱即简单又明了,几行简单的线条就能让学生感受3个声部,非常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还有就是教师能让学生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唱出简单的声部,可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从中给了我很大启示,在教学中对低年级学生渗透合唱的教学也不是多大的难事,关键是看老师如何把握歌曲,如何动脑筋,让一首歌曲能有不同的唱法,虽然后面专家点评的是把简单的歌曲复杂化来教学应该不应该,就这个问题我不探究,我认同的是这位老师教学的设计。如《永远的莫扎特》一课,老师本身的音乐素养就很高,能把流行音乐和莫扎特的交响曲结合在一起,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对枯燥的交响曲有强烈的学习欲望,老师是充分挖掘了音乐的内涵,是我们音乐老师应该学习的,因为多数音乐教师最怕上的就是欣赏课,这样的上课模式给了大家一个很好的范本。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 
    每一节课教师都注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努力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聆听,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的机会,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焕发主体意识,变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动获取知识,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音乐所表现的内涵。 
    来自深圳的刘老师这节课让我最为折服,因为老师有很大的个人魅力吸引大家的目光,展现了常态下的精品课,老师围绕飞歌的旋律,让学生感受音乐表现的意境和熟唱这个音乐主题,可以说是很不容易的,飞歌作为我们贵州少数民歌中的特有形式,是不容易唱好的,因为旋律有拖腔、音的跳动等,但是学生到最后基本都能唱出这一主题,可以说老师的教学非常成功,而且老师很会掌控课堂气氛,从学生开始不配合老师教学到学生能积极主动的来唱主题,可以说老师是在耐心指导、循循善诱。 
    很多老师的课都很优秀,让我思考了很久,教学中设计问题的严谨性,能把问学生的问题由浅入深围绕教学进行,一名好教师的语言是非常精炼的,没有一句废话,对自己的教学目的和重点一目了然,清楚自己的每一个教学环节,要让学生学会聆听音乐。但是多数老师都出现超时现象,说明老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现有的音乐水平,来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一定不要让学生觉得上音乐课是一种负担,而要让他们感受音乐的美。  
    3、 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真诚的交流,满怀期待的尊重每一名学生,真心诚意的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注重站在学生的角度和学生交流,使每个学生都能分享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你的表现太好了”,“你真的太棒了” 老师们发自内心的欣赏、赞扬,连听课老师都融入到这和谐,愉悦的氛围之中了。 
    音乐是听觉的享受,同时也是道德教育。音乐课作为学生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怎样根据作品具体特点,激发情感,进行道德教育,每位老师的课上都有或多或少的体现,而我原来则具体在教会学生一首歌上,在认识的层次上,在音乐的素养上真的还有一定的距离,好在银川之行让我警醒,也让我顿悟:我们音乐教师担负着重要责任,我必须要树立一种观念――学习,不断学习,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音乐文化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提高自己音乐方面的修养,让孩子们在“乐”和“情”的结合中获得美的感受,从中陶冶情操。 
    以上只是我一点粗浅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会继续探究,把其他老师好的经验用于自己的实践教学中,真正让学生喜欢音乐、学会聆听音乐、欣赏音乐。

更多:

 
关键词: 音乐,课堂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条款 | 积分规则和购买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2040803号-7

360图标 征信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