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小提琴  吉他  笛头  双簧管  电钢琴    长笛  钢琴  古筝  乐器展 
 
首页横幅商城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弓弦乐器资讯 » 小提琴资讯 » 正文

专访小提琴大师林耀基:小提琴不只是练出来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大连新闻  作者:大连新闻  浏览次数:392
核心提示:林耀基,1954年至1960年在中央音乐学院随马思聪学习小提琴。1960年赴前苏联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深造,师从小提琴家杨柯列维

      林耀基, 1954年至1960年在中央音乐学院随马思聪学习小提琴。1960年赴前苏联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深造,师从小提琴家杨柯列维奇,专攻小提琴演奏与教学法。1963年回国后一直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此次是应福音琴行之邀,来连为大连学习小提琴的小朋友们讲解音乐知识,林耀基教授在间歇时间接受了天健网的专访。 
      林教授的“小提琴讲座”开始了: 
      努力和天分都很重要 
  学习小提琴努力和天分哪个更重要?林教授笑笑说:都很重要。小提琴家是金字塔式的,尖子是少数,搞专业的是少数,所以学了并不一定要成为小提琴家。对于中国人来说,学习小提琴就像是后娘养的,因为它不是我们的传统音乐,有些传统的文化是我们不能透彻理解的。但亲娘后娘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有没有爱心!中国的音乐形式就是音乐给人温暖,给人同情,所以一定要有爱心。 
      音乐是一个社会文化发展的反映。我说过我的三个老师是大自然、生活还有我的同行,这个同行也包括了我的学生。李传韵就是属于有天份的,我教他的时候他5岁,当时我就说他以后肯定能有发展,有大作为,他很有天分。
      将“知识”规律化
  林耀基总是在寻找规律,尽管小提琴是纯西方的东西,但他从中总结出一系列适合中国人学习的规律。他说:“我把小提琴演奏的关键总结成了6条:1个标准(匀、准、美);2个图(音乐幻想图、小提琴弦与柱子的交通图);3个关系(时间与空间、动与静、用力与放松);4个“换”字(换弓、换把、换弦、换手);5个字(齐、滑、软、准、密);6条表演艺术(冷静的头脑、火热的心、松弛的肌肉感觉、坚定的节奏、充分的表现、充分的享受)。”
      在谈话中,林耀基教经常将一些道理用通俗的语言和事例表达给周围的人。他说,学习理论和练习技巧是枯燥的,但枯燥的东西也有规律,技术就是游戏,音准就是数字。数字游戏玩进去,换位思考见真情。
      在林耀基看来,学习小提琴既要有感情,又要讲方法。只有方法的音乐是不能打动人的,因为没有感情的音乐谁都不爱听!    
  将“知识”生活化 
  记者问林耀基,您教小朋友时他们都能听懂么?林老师笑了说:我从不给他们讲知识,我给他们讲的都是生活。比如我给一个5岁的小朋友上课,他问我,怎么换把,他每次都换不好。我就对他说,你现在坐在椅子上,你想挪一下地方,你怎么移呀?他肯定要带着椅子一起“飘”,再坐到另一个地方。换把和这道理一样,我给他们讲的都是他们能听懂的生活常识。
  培养兴趣最重要 
      成功是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但有些家长太望子成龙,他们经常比谁拉得曲子难,而不是比质量,这就不太好。其实,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到一个高度,但是每个人都能达到他应有的高度。这跟采矿一样,有的蕴藏量大、有的小。就像现在很多年轻人都讲“风格”,可风格不是两三年就能形成的,它首先也是从模仿开始的。 
  练琴是练不出音乐来的,音乐是感受来的,大师的音乐就是感情和理智高度的结合。真正的大师不会付出很多感情,但是却让人觉得付出了很多感情。音乐他是反映一个世界,一个感情,一个人类共同的爱。  
      采访过程中,“魅力”两个字一直在记者脑海中出现,林老师有的不只是小提琴方面的魅力,更多的是人格魅力。  

 

更多: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条款 | 积分规则和购买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2040803号-7

360图标 征信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