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MG align=right src="pic.asp?id=75639629"] 磬是一种石制的乐器,由劳动工具演变而来,最初用于先民的乐舞活动。后成为历代宫庭用于祭祀、宴乐等活动的礼器。 [BR][BR][BR] 磬是一种石制的击乐器,可能源于某种片状石制的劳动工具。磬在远古时代称作“石”和“鸣球”,《尚书.益稷》记载:“夏击鸣球,……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表明在远古时期,先民曾用于乐舞等娱乐。 [BR][BR] 在山西夏县东下冯夏代文化遗址,发现了一石磬,形状像耕田用的石犁,其斜上方,有一圆孔用于悬挂,整体打得非常粗糙,有的棱角还十分锐利,敲击时仍能发出清脆的声音(#c)。 [BR][BR] 商代的磬有石制、玉制和青铜制等多种,分为两种,一种为单个的大的磬,称为特磬。在河南安阳武官村殷墓出土的虎形大石磬,由大理石制成,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音色与青铜乐器发出声音一样清亮。[BR] 还有一种叫离磬,是把若干只磬编排成一组,发出几个音色不同的音来;《礼记. 明堂位》:“叔之离磬”。离磬也就是后来的编磬。商代的编磬,一般三枚一组,在殷墟西区出土有五枚一套的编磬。2000多年前的战国初期,楚地的编磬制造技艺达到较高水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