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最初为陶制。 [BR][BR] 中国“钟”的起源何时,现存史籍记载不一。《山海经.海内经》说:“炎帝之孙伯岐生鼓,是始为钟”。《吕氏春秋.仲夏纪》说:“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黄帝又命伶伦与荣将铸十二钟,......”《管子.五型篇》:“昔者黄帝以其缓急作五声,以政五钟。令其五钟,一曰青钟大音;二曰赤钟重心;三曰黄钟洒光;四曰景钟昧其明;五曰黑钟隐其常”。还有传说是尧舜时一位名叫垂的人所创,当然也有学者认为钟是起源于铜铃等等。 [BR][BR] 最初的钟是陶制的,在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一件新时代时期陶钟,高约9厘米,径5厘米,共鸣体为圆筒形,顶端为圆柱形短柄。 [BR][BR] 夏禹时期,出现了青铜制的钟。公元前16世纪至前11世纪的商代,我国就有了不同形制的钟,从殷墟出土的乐器中,已能见到用青铜铸成的造型古朴的几种钟。 [BR][BR] 到了周代,钟在古代乐器分类中,居于八音之首,为金类乐器。铜钟在古代是宗庙或宫廷举行典礼和宴会时所用的乐器。历代都用于雅乐。现在仅作为文物保留,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BR][BR][BR]秦汉以来钟的发展。 [BR][BR]编钟出现于商代,兴起于西周,盛于战国。 [BR][BR] 1976年2月,在秦始皇封土西北约100米处出土一件错金银钮钟,青铜制作,钟纽一侧刻有“乐府”二字,表明在秦朝就已建立了乐府机构。秦乐府钟工艺精巧细致,声音清脆悦耳,音高为C。而秦汉以后由于受战争的影响,铸钟工匠及乐工散亡,铸钟技术在这段时间里曾多次失传。 [BR][BR] 古代的钟分为特钟和编钟,特钟又称为n,单独挂在木架上,每架只有一枚,编钟由是多枚大小不同的钟挂在同一木架上。 [BR][BR] 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以来,随着佛教的传入,到了南北朝时,由于受到印度圆口钟的影响,从而出现了形如瓦罐的圆形钟。从此,在历代宫廷雅乐中所使用的编钟多呈圆形。在保留“钟”的最原始意义的基础上,圆形钟也成为人们心目中神圣器具的象征。这类钟,佛寺、钟楼使用最多,成为了体现君主、神灵、崇高伟大的圣器。这一主题的出现,为后来中国制造圆形钟技术的飞跃发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BR][BR] 钟在隋唐时期仍有应用。 [BR][BR] 宋代文献记载已有双音节钟出现,表明了这一时期铸钟技术的发达。 [BR][BR] 明清以后,圆形钟及钟的铸造技术达到了最高阶段。圆形钟出现在社会各阶层的娱乐领域及神圣场所,以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藏(原觉生寺)永乐大钟为代表的各种明清两代古钟是体现这一历史时期的实物例证。 [BR][BR] 但对于编钟,自宋以后,迄止清代,其铸造技术鲜为人知,钟乐也渐被淘汰,清代宫廷中所铸编钟,不仅其形制与传统编钟不同,其音律更是相去甚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