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知识
为什么素质教育呼唤钢琴要音调准确?
关注:352  答案:0  悬赏:5
  • 已关闭yueqi
  • 2014-01-11 16:26
  今天,钢琴已大量进入课堂,为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然而钢琴在音准上存在的偏差和机件失调的情况却不少见,并一直未引起有关人士的重视,极不利于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

(一) 教学用琴的音准现状笔者在多年接触的教学用钢琴中发现,标准音低于国际标准(a1=440Hz)半音以上的占20%,低于40音分以上的琴占30%,低于20音分以上的琴占50%,另外音程关系明显有问题和同音弦组几根弦的振动频率明显不一致的琴占80%,还有些琴因机件失调,失修而出现了各种故障,甚至出现断弦现象。

(二) 教学用琴音不准的原因
1、 认识上的原因:有的学校称经费太紧,因而将调律时间一推再推。
2、 常识上的原因:有些学校不了解“钢琴是一种需要定期或经常调律和维修的乐器”,总认为“这台琴买来后一直没有坏过,至今弹得还蛮响”,没有定期调律的意识。
实际上,钢琴整体都处在经常变化的压力下,它的音准也因多种因素的影响时刻处在变化之中。例如:
(1) 一架钢琴有弦220根左右,总张力16-20吨,所有这些弦都通过弦码压在一块厚8.5毫米的音板上,音板虽有高度弹性,但受压时间一长,便向下微微塌变。
(2) 弦轴因受到强大的拉力而回转。
(3) 琴弦具有伸缩性。
(4) 春夏潮湿,冬季干燥,四季温度的变化,都可导致机件胀缩,作用力不断变化。
(5) 在弹奏中弦槌对琴弦有一种冲击力,冲击时间一长,音准也可能变化。因此,[美]怀特早在1917年所著《钢琴调律与有关技术》一书中便指出:“几个月还能继续保持音准的钢琴在世界上是不存在的”。

(三) 教学用琴音不准的后果
1、 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一架钢琴的音调准确,音色均匀,触感舒适,工作正常,是激发教师演奏激情的前提,而教师激情投入的演奏,必将有利于充分地激发学生的音乐灵感。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总是以“听”辨音的高低,以“听”辨音程与和声,经常保持钢琴完好的音调,让钢琴在最好的状态下使用,不仅可使教师的演奏及音乐表现达到很高的境界,而且可以有效地开发学生辨别音高、音程及和声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如果钢琴的音调不准,或是一台“病”琴,那么音乐所有的美都将被歪曲。如果教师长期在这种音调不准或是有“病”的琴上弹奏,不仅不能激发弹奏激情,而且可能因长久听不到准确的音高、音程及和声而渐渐失去对准确音高、音程的感受能力。用这种音调不准的琴对学生进行听觉训练,学生将会建立错误的音高及音程概念,将来再听到或弹奏音高正确的钢琴时,反会觉得不准了。其结果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反而会在学生的音乐听力上形成一种实实在在的污染。
2、 不利于钢琴的保养  钢琴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不仅音准发生了变化,而且机件也发生了变化,有的甚至损坏,应适时请人调律。只要是一个合格的调律师,一般都要细心检查机件的排列情况看看有否故障,并会视情况进行恰当的处理(有些琴不先排除故障就无法调律)。这个处理就是一次有效的保养或检修。如果长期不调律,钢琴的隐患就不可能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排除,必将导致钢琴提前进入大修,不仅额外增加了学校的经济负担,而且缩短了钢琴的使用寿命。 
3、钢琴的设计、制造与钢琴的音高标准有紧密联系,钢琴的音高只有达到国际标准时,才能获得最佳音色效果,力学结构处于相对稳定的最佳状态。一台钢琴长期不调律,音将越来越低,钢琴有关部件也就逐渐与之相适应了。如果再将其调至标准音高,钢琴的有关部件反而不适应新的张力,而产生“调了后面前面降”的现象,不仅很难一下子将音高稳住,而且可能出现断弦现象。

(四) 建议
1、 主管部门应重视和了解学校教学用钢琴的音准情况,督促学校针对钢琴存在的具体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2、 音乐教师要有音准意识,并常用音叉检查标准音,适时建议领导请人调律。
3、 遵循规律定期调律。如有可能,每年换季时调律一次;如有困难,每学期开学时调律一次;如果是学校音乐会用琴,必须随用随调。素质教育正呼唤着钢琴的音调准确,如何使钢琴这个“乐器之王”更好的为素质教育服务,从而达到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目的,是我们每一位关心、重视和支持素质教育的人必须认真对待的。
最佳答案
暂无最佳答案